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画工弃市

标题包含
画工弃市
  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案图召幸之。诸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匈奴入朝,求美人为阏氏。于是上案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善应付,举止优雅。帝悔之,而名籍已定。帝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乃穷案其事,画工皆弃市,籍其家,资皆巨万。画工有杜陵毛延寿,为人形,丑好老少,必得其真;安陵陈敞、新丰刘白、龚宽,并工为牛马飞鸟众势,人形好丑,不逮延寿、下杜阳望亦善画,尤善布色,樊育亦善布色:同日弃市。京师画工于是差稀。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元帝后宫人数众多,无法全部见到,便让画工描绘肖像,按照图画挑选宠幸之人。各位宫女都向画工行贿,多的给十万,少的也不低于五万。只有王嫱不肯行贿,所以没能被皇帝看见。后来匈奴派使者来汉朝,想求取美女做妻子。于是皇帝查看画像,选中昭君前往。等到要离开时,才终于见到了昭君本人,她长得是后宫最美的,而且擅长应酬,举止得体。皇帝后悔了,但名册已经定下,由于对外国重视信誉,就不再更改。于是开始严查这件事,画工们都被处以死刑,抄没家产,财富数量惊人。其中一个画工叫毛延寿,他画人物,无论美丑老少,都能抓住真实特征;另外还有安陵的陈敞、新丰的刘白、龚宽等人,他们擅长画牛马飞鸟等各种场景,画人物的美丑则不如毛延寿。其他像下杜的阳望、樊育等人也善于绘画,尤其是善于调配色彩。这些人都同一天被处死,京城的画工因此变得稀少。
去完善
释义
1. 元帝:即汉元帝刘奭(shì),西汉第七位皇帝。 2. 后宫:指皇帝的妃嫔。 3. 图:画像。 4. 案图召幸:根据画像来选定受宠幸的妃子。 5. 赂:贿赂。 6. 十万:指十万钱,古代货币单位。 7. 不减:不低于。 8. 王嫱(qiáng):即王昭君,西汉时期著名的美女。 9. 匈奴:我国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 10. 阏(yān)氏(zhī):匈奴语,意为王后。 11. 以昭君行:让王昭君前往和亲。 12. 貌为后宫第一:容貌成为后宫最美的女子。 13. 善应付:擅长与人交往应对。 14. 举止优雅:行为举止得体且高雅。 15. 名籍已定:名单已经确定。 16. 重信于外国:对外国信誉看重。 17. 更人:更换人选。 18. 穷案:深入追究。 19. 画工:画师。 20. 弃市:在市集执行死刑。 21. 籍:登记,没收。 22. 资皆巨万:财产非常巨大。 23. 杜陵:古邑名,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 24. 毛延寿:汉代著名画家。 25. 安陵:古邑名,位于今河南省安阳市西南。 26. 陈敞:汉代著名画家。 27. 新丰:古县名,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 28. 刘白:汉代著名画家。 29. 龚宽:汉代著名画家。 30. 众势:各种形象。 31. 下杜:古邑名,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南。 32. 阳望:汉代著名画家。 33. 布色:布置色彩。 34. 樊育:汉代著名画家。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宫廷中画工因为贪婪贿赂而被处死的场景,同时反映了当时的权力腐败和道德沦丧。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塑造了诸多形象鲜明的人物,特别是画工与昭君两个主要角色。其中,昭君虽然貌若天仙,却无钱行贿,最终被迫远嫁匈奴;而那些画工则因贪图贿赂而导致自身走向覆灭。这些情节深刻地揭示了人性中的贪婪与虚伪,以及封建社会的黑暗面。 诗人运用简洁的叙事手法,将故事娓娓道来,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能够深刻体会到诗人的感慨。此外,诗人还通过对画工的描绘,暗示了当时社会的风气败坏,以及统治者的昏庸无能。这种隐喻式的表达方式,使得诗歌具有了更高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画工弃市》是东晋著名道教学者、医药学家葛洪所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300年左右,即东晋时期。在这个时期,道教开始在中国兴起,许多文人士大夫开始寻求精神上的寄托和解脱,因此诗中的主题多与宗教信仰有关。 葛洪本人出生于一个世族家庭,少年时曾受到良好的儒家教育。然而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他深感政治的腐败和人民的疾苦,对现实世界感到失望。在这样的背景下,他转向了道家学说,并成为一位著名的道教理论家。他的著作《抱朴子》系统地阐述了道教的教义和哲学思想,对中国古代道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他创作《画工弃市》一诗的时期,东晋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面对这样的现实,葛洪感叹世事无常,表达了对画中人生百态的嘲讽。诗中以画工的命运为主线,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问题。通过对画工命运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关切和对人性的思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