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丑腊大暖志之
岁晏风裂肉,今乃顿和柔。
玄冥在何许,而使威令收。
阴冰澌已泮,础柱汗交流。
敝扇出故箧,老体捐轻裘。
细人幸煦燠,君子深噍啁。
天地有正气,来往无停辀。
春蚕而冬敖,夏假而秋揫。
此候或云舛,厥证良不瘳。
念昔有名相,死人遗道周。
睠焉不敢忽,顾逮一喘牛。
彼诚知所职,岂伊调燮羞。
嗟予寡所恃,隔绝明与幽。
罪戾不自省,胡为忧人忧。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年关已至,天气愈发寒冷,而今却突然变得温和。寒冬之神究竟身在何处,竟能让其威严收敛?河面冰冻已经开始融化,石柱上汗水直流。取出旧箱子中的破扇子,放弃轻薄的皮衣。普通人庆幸着暖和的天气,而君子们却对此忧心忡忡。天地间充满了正气,它不分昼夜地流动不息。春天养蚕,冬天祭祀,夏天放假,秋天收获。这个时节或许有些混乱,但终究会康复如初。回想过去那些名臣贤相,他们留下的智慧和思想依然熠熠生辉。我不敢有所忽视,时刻谨记这些教诲。他们的确知道自己的职责所在,哪里会为调节阴阳而感到羞愧呢?而我却无所依靠,无法感受到光明与幽暗。我的罪行从不自我反省,又怎能为他人担忧呢?
去完善
释义
1. 岁晏:岁暮,一年将尽的时节。晏,晚。
2. 风裂肉:寒风吹裂皮肤。
3. 顿:立刻,马上。
4. 和柔:温和柔顺。
5. 玄冥:指冬天,源自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北方之神。
6. 威令:威力,权威。
7. 阴冰:阴冷的水结成的冰。
8. 澌已泮:澌,解冻时的水流声;泮,分散。这里形容河水开始解冻。
9. 础柱汗交流:础,柱子下的基石;汗交流,汗水流淌。这句描绘天气暖和时石柱出汗的景象。
10. 敝扇:破旧的扇子。
11. 老体捐轻裘:老体,年老的身体;轻裘,轻便的皮衣。这里描述老年人在温暖天气中放弃穿皮衣。
12. 细人:普通人,百姓。
13. 君子:有地位或有道德修养的人。
14. 噍啁:低声细语。
15. 有正气:有旺盛的生命力。
16. 来往无停辀:停辀,停驻。这里表示春天到来,万物复苏,一切都充满活力。
17. 春蚕而冬敖:春蚕,春天的蚕;冬敖,冬天的熊。比喻在不同季节各有其生活规律。
18. 夏假而秋揫:夏天休息,秋天收获。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古诗以描绘自然界气象变化开篇,巧妙地运用了“岁晏风裂肉”、“阴冰澌已泮”等生动形象的语言来展现寒冬到暖春的过渡。诗人将人体感知与自然现象结合在一起,凸显了季节变换的明显特征。同时,诗人关注到了不同人群在气候变化中的不同反应,如“细人幸煦燠,君子深噍啁”,传达了世事无常、人性复杂的道理。在结尾部分,诗人表达了对古人的怀念和对现实世界的忧虑,揭示了个人在面对社会问题时的无力感。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令人回味无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癸丑腊大暖志之》是东晋道教学者、炼丹家、医药学家葛洪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343年(癸丑年)的冬天,此时正值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
葛洪在此时期的生活经历丰富,他曾担任过官职,后因战乱辞官,转而投身于道教修行和医学研究。他在诗中表达了对于时节变化的感慨和对生活的热爱。虽然生活在动乱的年代,但葛洪仍然保持了一颗积极乐观的心。
在诗歌创作的同时,葛洪还在进行着医学研究和炼丹工作。他的主要成就有《抱朴子》一书,书中记载了许多关于炼丹和中医药的知识。此外,他还撰写了《神仙传》等著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