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广利庙

标题包含
广利庙
遗靴存故事,碑断不知名。 老木合双抱,荒祠间数楹。 编民阴有赐,神像凛于生。 箫鼓寒溪上,欢呼贺岁成。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留下的鞋子诉说着过往的故事,石碑断裂无法辨认名字。 古老的树木紧紧拥抱在一起,破旧的祠堂有好几座。 人民从冥冥中得到恩赐,神像栩栩如生令人敬畏。 寒冷的溪水上响起箫鼓声,欢呼声迎接新年的到来。
去完善
释义
1. 广利庙: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浮洋镇的一个庙宇。 2. 许仲蔚:唐朝诗人,字汝明,信州弋阳人。 3. 遗靴:遗留的鞋子,这里指广利庙内可能存在的古迹。 4. 碑断:石碑断裂,表示广利庙的历史悠久。 5. 老木:古老的树木,这里指广利庙周围的古树。 6. 双抱:两棵树紧紧相依,象征团结和谐。 7. 荒祠:荒废的祠堂,形容广利庙的破旧景象。 8. 数楹:几间房屋,形容广利庙的面积不大。 9. 编民:指登记在户籍册上的百姓。 10. 阴:暗地里,悄悄的。 11. 神像:广利庙内的神明塑像。 12. 凛:严肃,使人敬畏。 13. 萧鼓:箫和鼓,两种乐器。 14. 寒溪:寒冷的溪流,形容自然环境。 15. 贺岁成:庆祝新年的到来。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广利庙的荒凉景象,通过对庙宇周围环境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和对民间信仰的尊重。 诗的第一联“遗靴存故事,碑断不知名”,形象地展示了庙宇的古老和破旧,以及人们对历史的遗忘。这里的“遗靴”象征着古代的故事和历史,而“碑断不知名”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感慨。 第二联“老木合双抱,荒祠间数楹”,通过描写庙宇周围的树木和建筑,进一步强调了庙宇的荒凉和破败。这里的“双抱”和“荒祠”都表现出了庙宇的颓败景象。 第三联“编民阴有赐,神像凛于生”,表达了诗人对民间信仰的尊重和肯定。这里的“编民”指的是普通百姓,“阴有赐”是指神明在暗中赐予人们福祉。而“神像凛于生”则是说庙宇中的神像仍然给人一种严肃庄重的气氛,令人敬畏。 最后,“箫鼓寒溪上,欢呼贺岁成”,描绘了人们在庙宇前的庆祝场景,表达了人们对新年的期待和喜悦。这里的“箫鼓”和“欢呼”都是人们对新年到来的庆祝方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广利庙》是南宋诗人许仲蔚创作的一首赞美广利庙的诗。诗中描述了广利庙的壮丽景象和祭祀活动的庄重氛围。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如下: 首先,关于诗的创作时间。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大约在公元1127年至1279年之间。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南宋时期,诗歌创作非常活跃,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诗人。 其次,关于诗人许仲蔚的人生际遇。许仲蔚是南宋时期的著名文人,他的生平事迹虽然流传下来的不多,但从他的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深厚的儒家文化素养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力。在《广利庙》这首诗中,他通过对广利庙的描绘,表达了对民间信仰的重视和对历史的敬畏之情。 最后,关于这个时代的相关背景知识。南宋时期,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政治上,南宋时期是一个分裂动荡的时期,北方的金国对南方的南宋虎视眈眈,战争频繁;经济上,由于战乱影响,经济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南方地区的经济相对较为繁荣;文化上,南宋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形式都有很高的成就。在这个背景下,许仲蔚的《广利庙》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