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白云庵

标题包含
白云庵
云本山家物,庵茅相就居。 竹扉闲自掩,烟冻冷无余。 岭上来还去,风前卷复舒。 禅僧却应笑,扰扰竟何如。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云本是山间之物,在山间草庵中与我们共居。 简陋的竹门随意地关闭,烟雾笼罩在寒冷的空气中。 山脉连绵不断,风起时,云卷云舒。 这些禅意的僧人应该会嘲笑我,忙忙碌碌究竟为了什么?
去完善
释义
1. 云:指天上的云朵,在此诗句中,表达了诗人对白云的喜爱与向往。 2. 本:本来,原本的意思。 3. 山家:指的是山野人家,即山中居住的人家。 4. 庵:寺庙,这里是白云庵的名称。 5. 茅:茅草屋,这里用来形容白云庵的建筑风格。 6. 相就居:选择在此地居住。 7. 竹扉:用竹子做的门,代表诗人隐居的地方。 8. 闲自掩:表示诗人生活得十分悠闲自在。 9. 烟冻:云雾冻结,形容寒冷的雾气。 10. 冷无余:寒冷的感觉无法消除。 11. 来还去:形容人们在山上不断地来来往往。 12. 风前:风吹过的地方。 13. 卷复舒:云朵被风吹起然后又慢慢舒展开来。 14. 禅僧:修行禅定的僧人。 15. 扰扰:纷扰,热闹。 16. 竟何如:究竟是怎样的呢?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诗人隐居情怀的古诗。诗人通过描写白云、山家、庵茅等景物,展现出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诗中的“云本山家物,庵茅相就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向往。“竹扉闲自掩,烟冻冷无余”则形象地描绘了山间景色的静谧与寒冷。 接下来的“岭上来还去,风前卷复舒”两句,诗人以岭上的云和风前的烟为喻,表达了世事变幻、人生无常的感慨。最后两句“禅僧却应笑,扰扰竟何如”,则表达了对那些不谙世事的禅僧的讽刺,暗示自己并不认同他们那种超脱世俗的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白云庵》是明代诗人许仲蔚所作的一首描绘山水景色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明朝中晚期,这一时期的中国正处于明朝统治的末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安。 在个人生活方面,许仲蔚虽然身为士人,但他的生活并不宽裕。他一生都在努力追求功名,但始终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使他对现实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反思,也让他更加向往隐居山林的生活。这种心境在他的许多诗篇中都得到了体现。 此外,明朝中晚期是一个思想活跃的时期,许多人开始对传统的儒家思想产生质疑,开始寻求新的精神寄托。在这种背景下,许仲蔚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他开始关注自然界的美好,将大自然作为自己心灵的寄托。因此,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自然的赞美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