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山
势擎霄汉直,根截乱山兼。
云叶闲铺地,烟煤润洒岭。
远疑题塞雁,高欲篆秋蟾。
倒泻长江水,陶泓未足沾。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势力冲天,根基跨越混乱群山。
云朵悠闲地铺在地上,烟雾滋润着山坡。
远处像是塞外飞雁的题字,高处似乎描绘了秋天的月亮。
长江之水倾泻而下,即使是最好的毛笔也难以描绘这美景。
去完善
释义
1. 许仲蔚:许浑,字仲蔚,唐朝诗人。
2. 百丈山:位于江苏省宜兴县东南。
3. 势擎霄汉直:形容山峰险峻,仿佛可以直插云霄。霄汉,即天空。
4. 根截乱山兼:意为山根穿越杂乱的山峦,这里指的是山脉的延伸。
5. 云叶闲铺地:云雾如同叶子般悠闲地在山间铺开。
6. 烟煤润洒岭:烟雾缭绕在岭间,使得整个山岭增添了一丝润泽之感。
7. 远疑题塞雁:远处看去,山巅如同一只大雁飞过长城的情景。塞,指长城。
8. 高欲篆秋蟾:形容山峰高耸入云,仿佛要刻画出秋天的明月。篆,篆刻;秋蟾,秋天的月亮。
9. 倒泻长江水,陶泓未足沾:比喻瀑布从山上倾泻而下,即便是最大的毛笔也无法完全蘸上这些流水。陶泓,古代一种著名的毛笔。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百丈山的壮丽景色。首联通过“势擎霄汉直”和“根截乱山兼”的描绘,展现了百丈山的磅礴气势和独特地貌。颔联中“云叶闲铺地”和“烟煤润洒岭”则表现出山中云雾缭绕、湿润多烟的氛围。颈联中的“远疑题塞雁”和“高欲篆秋蟾”则形象地描绘了百丈山的远景和高处,使其更显高远。尾联“倒泻长江水,陶泓未足沾”则是诗人用夸张的手法来表现百丈山的险峻和壮观,暗示了百丈山的美景无法用笔墨完全描摹出来。整首诗通过对百丈山景色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美景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百丈山》是南宋诗人许仲蔚的一首描绘山水景色的五言绝句。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具体年份不详。在南宋初期,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困苦,但许仲蔚却能在此时保持乐观的心态,借咏百丈山的美景寄托自己的情志。
诗人许仲蔚的生平事迹鲜有记载,但据推测他可能是一位长期生活在江南地区的文人墨客。这一时期的江南地区,虽然饱受战乱之苦,但依然保留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自然风光。这种独特的地域文化影响了许仲蔚的诗歌创作,使他的作品充满了清新的田园气息和浓郁的乡土风情。
从诗中可以看出,许仲蔚对于自然景色的描绘独具匠心,他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将百丈山的雄伟壮观、险峻崎岖以及秀丽多姿展现得栩栩如生。诗人通过对百丈山的赞美,表达了对自己家乡风光的热爱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