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许广渊南山

标题包含
和许广渊南山
青山叠叠水重重,古道才容匹马通。 飞鸟自由啼晚照,落花无著趁春风。 岩前积霭参差绿,天末余霞点缀红。 一一广陵如在眼,诗坛谁敢较豪雄。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翠绿的青山层层叠叠,水流曲折漫长。古道上只能容纳一匹马来通行。 鸟儿在傍晚的天空中自由地歌唱,凋落的花朵随风飘荡在春光里。 山岩前的绿荫参差错落,天际的晚霞点缀着红霞。 仿佛眼前就是广陵的美景,在诗坛上谁又敢于与豪杰争雄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青山:指山峰或山岭连绵不断的景色。 2. 叠叠:层层堆砌的样子。 3. 水重重:水流重重阻隔的意思。 4. 古道:古代的道路。 5. 才容:仅能容纳。 6. 匹马通:只有一匹马的通道,形容道路的狭窄和险峻。 7. 自由:无拘束,自由自在。 8. 晚照:傍晚的日光。 9. 无著:无所附着,指随风飘落的花。 10. 趁春风:乘着春风之势。 11. 岩前:山岩之前。 12. 积霭:浓重的雾气。 13. 参差绿:指绿色的深浅不一。 14. 天末:天边的意思。 15. 余霞:晚霞。 16. 点缀红:指红色的小亮点。 17. 一一:逐一,每一个。 18. 广陵:即扬州,江苏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 19. 如在眼:好像就在眼前。 20. 诗坛:诗人聚集的地方,这里指诗人的群体。 21. 谁敢:没有谁敢。 22. 豪雄:豪情壮志的人,这里指有才华的诗人们。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表达诗人豪情壮志的诗。诗人以青山、绿水、古道、飞鸟、落花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青山叠叠水重重”,从山水的形象入手,以叠字手法写出青山的层峦起伏和水流的多重交织,勾画出一幅壮美的山水画卷。同时,这里也暗含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放的气度。 “古道才容匹马通”,通过古道的狭窄和对马匹的限制,暗示了诗人在这种困境中的坚韧不拔。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坚守信念、勇往直前的决心。 “飞鸟自由啼晚照”,写的是夕阳下鸟儿自由自在地啼鸣的场景,这是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是对诗人自己内心世界的写照:在诗歌创作的道路上,他就像这只飞鸟一样,无惧困难,勇往直前。 “落花无著趁春风”,运用拟人手法,以落花的形象比喻诗人自己的处境和心境。虽然身处困境,但他仍能借助春风的力量,创造出优美的诗篇。 “岩前积霭参差绿,天末余霞点缀红”,写的是岩石上的雾气笼罩以及天空中晚霞的映照,表现了大自然的瑰丽景象。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最后两句“一一广陵如在眼,诗坛谁敢较豪雄”,则表明了诗人虽然身处逆境,但内心仍然充满豪情壮志。他以广陵(即扬州)的美景为例,展现出对美好未来的期许,同时也暗示出他在诗坛的地位无人能敌。整首诗情感浓烈,语言优美,充分展示了诗人的才情和抱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和许广渊南山》,是唐代诗人许仲蔚的作品。诗的创作时间为唐初,大约在公元650年至710年之间。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唐朝初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为诗歌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在诗人许仲蔚生活的时代,科举制度刚刚兴起,文人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成为士人阶层的代表。许仲蔚本人就是一个典型的士人,他才华横溢,以文才闻名于当时。然而,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未能如愿进入仕途,这使得他对现实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反思。 在创作《和许广渊南山》时,许仲蔚正面临着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的好友许广渊写了一首描绘南山美景的诗,表达了他们向往隐居生活的愿望。作为回应,许仲蔚创作了这首和诗,通过对南山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们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许仲蔚的这首诗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它反映了唐代士人在面对现实压力时的矛盾心态,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这种思想情感在当时的文人雅士中具有普遍性,因此这首诗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