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过洞庭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浩渺的洞庭湖和青草湖,接近中秋节时,湖面平静得没有一丝风。一片三万顷的湖泊如碧玉般温润、如玉屑般洁白,只载着我的小船,仿佛只有我独自欣赏这份美景。明亮的月光撒向湖面,银河也倒映在其中,湖水清澈透明。悠然之间,我发现这美妙的境界无法用言语表达。
想起在岭南经过的那一年,自我照耀着内心纯洁,肝胆都如冰雪般寒冷。虽然头发短少、衣衫单薄感到寒冷,但我仍然稳稳地泛舟在这广阔的湖泊上。我将所有的西江之水尽情地倒入杯中,然后仔细地斟满北斗七星,邀请万物作客。靠在船舷边长啸,我都忘记了今晚是何夜。

去完善
释义
1. 念奴娇:词牌名。
2. 过洞庭:通过描写洞庭湖的景色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3. 洞庭青草:指洞庭湖边的青草绿水。
4. 近中秋:接近中秋节的时候。
5. 更无一点风色:没有一丝的风。
6. 玉鉴琼田:形容湖面如镜子般平滑,映照着天空中的星辰。
7. 三万顷:形容湖面广阔。
8. 扁舟一叶:一只小船。
9. 素月分辉:明亮的月光洒在水面上。
10. 明河共影:银河的倒影在水中清晰可见。
11. 表里俱澄澈:湖面和天空都显得格外清澈明亮。
12. 悠然心会:心情愉悦,感到无比宁静。
13. 妙处难与君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这种美妙的感觉。
14. 应念岭海经年:想到在岭南待过的那些年。
15. 孤光自照:独自欣赏美景。
16. 肝肺皆冰雪:比喻心地纯洁。
17. 短发萧骚襟袖冷:头发短而稀疏,衣袖里透着寒冷。
18. 稳泛沧浪空阔:稳稳地划行在浩渺的湖面上。
19. 尽挹西江:舀尽西江水。
20. 细斟北斗:模仿北斗七星的形状斟酒。
21. 万象为宾客:所有的一切仿佛都是他的座上宾。
22. 扣舷独啸:敲击船舷,独自长啸。
23. 不知今夕何夕:忘记了今天是什么日子。

去完善
赏析
《念奴娇·过洞庭》这首词生动地描绘了洞庭湖的壮丽景色,以及词人张孝祥在此情境中的孤独和豪放情怀。词的开头描述了临近中秋的洞庭湖水,在月光照耀下显得一片平静,如同翠绿的草原一般广阔无垠。接下来的句子“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形象地展示了词人在浩渺湖面上飘荡的小船,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豁达。接下来词人通过对月亮、银河的描绘,表达了他与自然交融的境界,体现了他内心的清静与纯净。
下阙中,张孝祥回顾了自己被贬谪的经历,尽管处境艰难,但内心依然保持高洁的品质。这种品质让他在面对浩渺的洞庭湖时,能够稳泛沧浪,并邀请万象为他充当宾客。最后两句“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是词人对孤独与豪放的完美诠释,体现出他超脱世俗的精神风貌。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展现了诗人自我精神世界的佳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念奴娇·过洞庭》是南宋词人张孝祥于公元1165年所作。这一年是南宋绍兴三十一年,金宋对峙局面依然紧张。当时张孝祥因词名被谗,遭贬谪离开京城临安,赴湖南某地任职途中经过洞庭湖时创作的此词。
在此之前,张孝祥作为主战派的一员,他积极向朝廷推荐贤能之士,力主抗金。然而,由于政治斗争的复杂和党派之争,他被弹劾离京。在流放生涯中,他既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也对国家的命运倍感忧虑。
在同时间段内,即南宋中期,国家仍处于金国的威胁之下。金国入侵后,北宋灭亡,赵构建立南宋,并在江南地区恢复经济和文化。而这一时期的诗人词人,大都以国家兴亡为己任,满怀爱国之情,创作了许多激昂慷慨、悲壮深情的作品。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