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登楼寓望

标题包含
登楼寓望
凭高多是偶汍澜,红叶何堪照病颜。万叠云山供远恨, 独倚郡楼无限意,夕阳西去水东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刘兼,字不详,生卒年亦不详,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官员。 刘兼在南汉朝廷中担任尚书左丞一职,具体任职时间史书未载。据《新五代史·南汉世家》记载,刘兼曾向皇帝上疏,劝谏皇帝不要过于奢侈,要关心百姓疾苦。然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站在高处,常常会有落泪的时刻,那泛红的叶子怎么能照出我憔悴的面容呢?重重的山脉和云朵都在诉说着遥远的哀伤。独自倚靠在楼上,心中无尽的思绪,随着夕阳的西下,流水又回到了东边。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凭高:站在高处。 2. 多是:大多是。 3. 偶汍澜:偶然间流泪。 4. 何堪:怎能忍受。 5. 病颜:生病时的面容。 6. 万叠:形容云山重叠。 7. 供远恨:引起离愁别恨。 8. 倚郡楼:倚靠在城楼上。 9. 无限意:难以言说的情感。 10. 西去:向西远去。 11. 水东还:江水向东流回。
去完善
赏析
《登楼寓望》刘兼:这首诗歌以登高眺远的视角,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诗人的心境。首句“凭高多是偶汍澜”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时,心中涌起的一种感慨。接下来的“红叶何堪照病颜”则暗示出诗人此时的身体状况不佳,因而在红彤彤的秋叶下显得格外憔悴。“万叠云山供远恨”展现出诗人因远别而产生的无尽愁绪,以及他对于远方的思念之情。最后两句“独倚郡楼无限意,夕阳西去水东还”则表达出诗人独自依靠在高楼上,满怀心事地望着夕阳缓缓落下,江水悠悠而逝的场景。整首诗通过富有诗意的描绘,传递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与哀愁,展现了他在秋天的特定时刻所产生的心境与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登楼寓望》是晚唐著名诗人刘兼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唐末时期,当时的唐朝已经进入衰败阶段,战乱频繁,民生疾苦。刘兼生活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他的诗歌创作也深受这一时代背景的影响。 刘兼作为一位敏感的文人墨客,他深切关注着国家的命运和民众的生活。在他所处的时代,朝廷的腐败、战乱的蔓延、民众的苦难都让刘兼感到忧虑和痛心。因此,他在《登楼寓望》一诗中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对和平、安定生活的渴望。 在这首诗中,刘兼通过描绘登楼远眺的情景,展现了他对国家、对人民的深深忧虑。他希望国家能够走出困境,人民能够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然而,现实却令他感到无奈和悲哀。这种复杂的情感在诗中得到充分展现,使得这首诗成为了唐末时期反映社会现实的重要作品之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