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台中遇直,晨览萧侍御壁画山水

标题包含
台中遇直,晨览萧侍御壁画山水
虫思庭莎白露天,微风吹竹晓凄然。 今来始悟朝回客,暗写归心向石泉。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现代白话文译文:在露天的庭院里,我思考着生命如虫般渺小,微风轻轻吹过竹林,早晨显得有些凄凉。今天我才开始理解那些早出晚归的人们,暗暗地将我的思念之情寄托在石泉边。
去完善
释义
虫思:虫鸣之声。古人常以虫鸣作为季节变换的标志。 庭莎:庭院中的莎草。莎,即莎草,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白露天:指秋天。秋季白天短,故称“白露天”。 凄然:形容声音凄凉。 朝回客:上朝回来的人。这里指作者自己。 暗写:暗暗地表达。 归心:思归之情。 石泉:石上的泉水。这里代指山水画中的景物。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台中所见所感的画面。首句“虫思庭莎白露天”,通过描述昆虫在露天的庭院里活动的情景,展示了初秋时节的清新景色;次句“微风吹竹晓凄然”,进一步表现了早晨微风拂过竹林时的凉爽气氛。这两句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恬淡的自然景象,令人陶醉其中。 接着诗人写道:“今来始悟朝回客,暗写归心向石泉。” 诗人领悟到那些早上从朝会归来的人心中隐藏的思念之情,他们的思绪仿佛被引向了远方的石泉。这里,诗人以“归心”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同时也将自己和画中人的情感联系起来,使得整首诗更具深度和内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台中遇直,晨览萧侍御壁画山水》是唐代诗人羊士谔创作的一首描绘山水画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在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 在唐宪宗时期,羊士谔担任尚书省郎官,负责文翰工作。羊士谔当时的心情可能有些郁闷,因为他在朝中的地位并不算高,他的政治抱负并没有完全得到实现。在这种情况下,他游览了台中(今中国台湾省台南市一带)的萧侍御宅第,并在其中看到了一幅引人入胜的山水画壁画。 这幅壁画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展现了山水的壮丽景色,让羊士谔感受到了宁静与旷达之美。他为此创作了这首诗歌,赞美壁画的精湛技艺,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美好景色的向往和对自然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