艮岳百咏 合欢径
彩丝拂拂机中锦,绣缕茸茸马项缨。
却似汉宫三十六,黄昏时节掩罗屏。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彩色丝线在织机上飞舞,锦绣纹样犹如骏马的颈圈绒毛。
这幅画面就像汉代宫廷中的三十六名刺绣高手,在黄昏时分默默地为皇帝制作美丽的屏风。
去完善
释义
1. 彩丝:彩色丝线。
2. 拂拂:形容丝线飘扬的样子。
3. 机中锦:指织机中的锦绣。
4. 绣缕:刺绣的丝线。
5. 茸茸:形容细软的样子。
6. 马项缨:马的颈圈上的丝带。
7. 却似:好像。
8. 汉宫:汉朝皇宫,这里泛指古代宫廷。
9. 三十六:汉代宫殿有三十六座。
10. 黄昏:日落后天色昏暗的时候。
11. 时节:时候。
12. 掩:关上。
13. 罗屏:丝绸制成的屏风。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通过彩丝、绣缕等元素展现了汉代宫廷的繁华景象。其中“彩丝拂拂机中锦”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织女们在机器前忙碌的场景,而“绣缕茸茸马项缨”则展示了工匠们精心制作的马项缨,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工艺品的赞美之情。接下来的两句“却似汉宫三十六,黄昏时节掩罗屏”则以汉宫为背景,描述了在黄昏时分,宫殿被罗屏遮掩的景象,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微观察和独特视角,展现了中国古代的繁荣与和谐,同时也表达出诗人对历史文化的珍视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艮岳百咏 合欢径》是南宋诗人李质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62年,正值南宋初期。
在南宋初期,国家动荡不安,金兵南侵,百姓流离失所。李质作为一位爱国诗人,他的诗歌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在这个时期,他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目睹了国家的破败景象,内心无比悲痛。他在诗中表达了希望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政权不稳,战乱频繁。在这样的环境下,诗人李质深感忧国忧民的责任,他以笔为剑,通过诗歌抒发自己的家国情怀。《艮岳百咏 合欢径》就是其中的一首代表作,表达了他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