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艮岳百咏 雪香径

标题包含
艮岳百咏 雪香径
夹径梨花玉作英,年年寒食伴阴晴。 要看雪色无边际,十二楼前月正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质,字文彬,号拙庵,明朝著名文人。他生于明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卒于嘉靖年间(1521年-1566年),具体生卒年份不详。 李质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年轻时曾游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夹道的梨花像晶莹的美玉一样闪耀, 每年的寒食节都会伴随阴晴不定。 想要欣赏那无边无际的白雪景象, 就站在十二楼的月光下静静观望吧。
去完善
释义
1. "夹径梨花":指沿著小径两侧的梨花。"梨花"即梨花的果实,此处指的是梨花的花瓣。 2. "玉作英":形容梨花洁白如玉。"英"是花的意思。 3. "寒食":清明节的别称,因为在这一天有禁火的风俗,故称。 4. "十二楼":古代神话中神仙居住的楼阁,这里用来比喻高的楼阁或高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雪香径”这一景象的清新、自然之美。诗人以梨花的洁白如玉的形象来形容夹道的花木,体现了春天里的生命力和活力。紧接着,诗人提及寒食节,这是一个传统的中国节日,人们在这一天会祭祖扫墓,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敬仰之情。这里的“寒食伴阴晴”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以及人们在这特定的日子里所经历的喜怒哀乐。 诗的第三句写道:“要看雪色无边际”,这一句把读者的视野扩展到了整个自然界的辽阔壮丽。雪色的无边无际象征着美好景色的宽广无垠,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同时,这句诗还意味着人们在欣赏美丽景色时,可以暂时忘却世俗的烦恼,沉浸在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之中。 最后一句,“十二楼前月正明”,是诗的高潮部分。十二楼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昆仑山上的仙宫,诗人以此作为背景,为整个诗篇增添了神秘的氛围。月正明的描述则使画面更加生动,明亮的月光照亮了诗中的每一个角落,使得整体意境更显高雅和飘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末年,公元1118年左右,诗人李质创作了组诗《艮岳百咏》。这组诗描绘了当时京城汴梁的壮丽风光和繁华景象。而其中的一首《雪香径》尤为引人注目,展现了一幅冬日雪景的画卷。 当时正处于宋徽宗统治时期,作为一位热爱文学艺术的皇帝,他大力推动了文化的发展,使得北宋文坛繁荣昌盛。在这样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中,李质作为一名文人,对于自然之美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独特的见解。 在此时的时代背景下,金国的威胁日益严重,而宋朝内部的矛盾也日益激化。尽管外部环境严峻,但汴梁城内依然保持著繁华的景象。李质以《雪香径》这首诗记录下这一特殊的时期,通过描绘冬日的美丽景色,传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