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寄翁卷
忽看春至复春还,门外烟云没野间。
吟有好怀忘瘦苦,贫多难事坏清闲。
柳花未散色全绿,杜宇乍啼声更蛮。
闻道扫松溪雨后,梦随溪雨到岩关。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不经意间春天又来了,门外的烟雾弥漫在田野之间。尽管贫穷,却因为热爱而忘记了烦恼和痛苦,让我的生活充满了快乐与宁静。柳树的新芽还没有完全展开,杜鹃鸟开始啼叫。听说山间的溪水刚刚被清扫过,我希望我的梦想能跟随那雨水一起,流淌过那座山间的小桥。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翁卷:南宋诗人。
2. 忽看春至复春还:意指春天突然到来,又悄然离去。
3. 烟云:此处指云雾缭绕的景象。
4. 野间:野外。
5. 吟有……忘瘦苦:意为创作诗歌时心情愉快,忘却了身体的疲惫。
6. 贫多难事……清闲:贫穷带来了许多麻烦,却也让人更加珍惜清静的生活。
7. 柳花未散……绿:柳絮还未散去,颜色仍是绿色。
8. 杜宇:杜鹃鸟,叫声哀婉。
9. 乍啼:刚开始啼叫。
10. 蛮:带有南方民族特色的。
11. 闻道……雨后:听说在雨后清扫松溪。
12. 岩关:山中的险要处。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山中的美好景色和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向往。首联以春天的到来和离去为主题,表达了自然界的生生不息。颔联通过描述诗人的心境和生活中的困难,表现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对生活的热爱。颈联通过描绘春天里柳树的新芽和杜鹃鸟的啼叫,进一步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尾联则通过想象春雨后的扫松场景和梦中跟随溪水到达岩关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整首诗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山中的美丽景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山中寄翁卷》是南宋诗人徐照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185年,正值南宋时期。
在当时,由于金朝的侵略和内部战乱,南宋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困苦。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纷纷抒发胸臆,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百姓生活的同情。
徐照作为南宋文人,也深受这种时代氛围的影响。他通过对山中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和平生活的向往。在这首诗中,他提到“归来不负青山色”,暗示了在战乱时期,能够回到家乡享受青山绿水的生活是一种幸福。
此外,徐照还与翁卷等文人交好,他们在文学上相互交流,共同探讨人生理想和社会问题。因此,在这首诗中,他还表达了与翁卷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希望通过诗歌传递心声的愿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