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访可公宿

标题包含
访可公宿
枯株围古寺,长觉莫寒增。 坐听吹风雪,吟移照佛灯。 试茶铛则水,点笔砚生冰。 门外营营者,谁人及似僧。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徐照,字景升,号灵渊,南宋诗人。他出生于浙江衢州江山(今浙江省江山市)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境富裕。 徐照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擅诗词歌赋。他的诗才横溢,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为...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古树环绕着古老的寺庙,总能感觉到寒气在增加。静静地坐着听风雪中雪片纷飞的声音,映照着佛前的灯火,一边欣赏一边吟咏诗歌。尝试用煮沸的水来泡茶,一边用笔蘸上冰冷的墨汁书写。门外的那些忙碌的人,谁能像僧人一样静下心来呢?
去完善
释义
1. 枯株:枯萎的树株,这里指寺庙周围的树木。 2. 长觉:长久的感受或认识。 3. 莫寒:不寒冷的感觉。 4. 吹风雪:形容风吹动的雪景。 5. 吟移:在吟咏诗歌的过程中转移注意力。 6. 照佛灯:照亮佛像的灯光。 7. 铛则水:用铜锅煮沸的水。 8. 点笔砚生冰:用笔墨蘸取结冰的砚台中的水。 9. 营营者:忙碌奔波的人。
去完善
赏析
《访可公宿》这首诗歌以简练的诗句描绘了诗人在寒冷冬日拜访可公禅院时的所见所闻。诗人用“枯株围古寺”的描绘,既展现出古寺的静谧与古老,又暗示出天气的寒冷。而“长觉莫寒增”一句则是诗人在陈述自己的感受,表达出自己在寒冷中依然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在“坐听吹风雪,吟移照佛灯”这两句中,诗人通过描述自己聆听风吹雪落的声音以及移动照佛灯的行为,表现出自己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尊重。同时,这两句也传达出诗人孤独而高洁的形象。 接下来的“试茶铛则水,点笔砚生冰”两句,诗人描述了自己在禅院中的日常生活——品茗、研墨,并以此表现自己对清静生活的热爱。 最后一句“门外营营者,谁人及似僧”,诗人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世人对僧人的不理解,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如僧人一般清修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构思巧妙,用词精炼,抒发了诗人对古寺生活的深深怀念和对超脱世俗纷扰的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访可公宿》这首诗,出自南宋诗人徐照之手。徐照(?-1211)是“永嘉四灵”之一,他的诗作以清丽脱俗而著称。这首《访可公宿》写于他离开家乡,游历各地之际,当时的他在世间颇有些寂寥之感。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南宋晚期,当时国家政治形势相对稳定,江南地区经济文化繁荣,然而在知识分子间,普遍存在一种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之情。在这段时间里,徐照因为参加科举不第,感到颇为沮丧,但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而是选择了旅行和创作,将人生的痛苦与喜悦付诸笔端,形成了许多具有强烈生命力的诗篇。 在时代的背景下,当时的士大夫阶层普遍崇尚隐逸之风,渴望摆脱世俗纷扰,寻找心灵的慰藉。徐照这首诗正是这种精神的体现,通过对可公宿的描绘,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美好,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尘世浮华的超然态度。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