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上辞母坟
高盖山头日影微,黄昏独立宿禽稀。
林间滴酒空垂泪,不见丁宁嘱早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高耸的山头,夕阳的余晖已经变得微弱,夜幕降临,只剩零星的鸟儿还在寻找栖息之地。在树林之间,我独自饮酒,不禁泪流满面,想念那声叮嘱,何时能回家。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高盖山:即白云山,位于今广州市白云区。
2. 滴酒:指流泪。古人将眼泪称为“泪滴”。
3. 丁宁:嘱咐,叮嘱。此处借指母亲的叮嘱。
去完善
赏析
《西上辞母坟》是一首描绘作者在母亲墓前表达哀思和怀念之情的诗。诗人通过描述山头的夕阳、黄昏时的宁静以及树林间的静谧,营造出一种深沉哀愁的氛围。这首诗的主题是哀悼与离别,情感真挚感人。
首句“高盖山头日影微”描绘了夕阳即将落下的景象,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对母亲的思念之情。接着的“黄昏独立宿禽稀”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黄昏时分独自站立的情景,传达了孤独、伤感的情绪。
“林间滴酒空垂泪”则通过描写树林间的静谧与诗人默默流泪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深眷恋和无法言表的悲痛。最后一句“不见丁宁嘱早归”则是诗人想象母亲生前对他的叮嘱,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和无法回到过去的无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西上辞母坟》是唐代诗人陈去疾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5年),当时陈去疾因故被贬谪到巴州(今四川巴中),此诗是他离开故乡赴任时所作。
在唐德宗时期,政治腐败、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等问题严重,陈去疾在这个时期入仕,却因其正直的品质和卓越的才华而被排挤,最终遭到贬谪。他离开家乡时,母亲已离世,只能通过祭拜母亲的坟墓来寄托哀思。
在唐代,孝道被视为重要的伦理道德观念。陈去疾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时代命运的关注和感慨。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告别故乡时的心情,以及他对未来的担忧和期许。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陈去疾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坚韧品质和深沉情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