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小院闲窗春色深。
重帘未卷影沈沈。
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
梨花欲谢恐难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小院的窗前春意盎然。
厚重的窗帘还未掀起,影子深沉。
倚在楼上无言地整理瑶琴。
远处的山峦露出轮廓,催促着傍晚的到来,微风吹拂着细雨,轻抚着阴云。
梨花的盛开似乎即将结束,恐怕难以抵挡这风雨。
去完善
释义
1. 小院:指作者居住的小院子。
2. 闲窗:指没有人的窗户,这里暗示作者孤独的心情。
3. 春色深:春天的景色很美丽。
4. 重帘:指窗帘。
5. 影沈沈:指窗帘遮住了光线,使房间显得昏暗。
6. 倚楼无语理瑶琴:指作者独自坐在楼上,无声地弹奏古筝,表达她的寂寞和忧伤。
7. 远岫:指远处的山峦。
8. 薄暮:指傍晚时分。
9. 细风:指微风。
10. 轻阴:指天空中的云层。
11. 梨花欲谢:指梨花开得快要凋谢了。
12. 恐难禁:可能无法承受这种悲伤。
去完善
赏析
《浣溪沙》是唐代著名女诗人李清照的一首描绘春日景色的词作。词中通过描绘小院、重帘、楼台、远山、细雨等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宁静。
上片以“小院闲窗春色深”开篇,描绘了小院中的春色盎然,春意正浓。“重帘未卷影沈沈”则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氛围,重帘低垂,光影朦胧,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倚楼无语理瑶琴”则通过主人公的举止,展现了她的优雅与寂寞,倚楼而坐,无言理琴,仿佛在诉说着心中的孤独与思念。
下片以“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为结,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远山的轮廓在暮色中愈发清晰,微风细雨中,阳光与阴影交织,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而“梨花欲谢恐难禁”则预示着春天的消逝,梨花将谢,令人惋惜。
总的来说,这首《浣溪沙》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与不舍。词中的意象丰富,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这首词是李清照在晚年所作,表达了她对人生沧桑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