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嘲杜鹃

标题包含
嘲杜鹃
把握年光属大钧,花开花落不由春。 杜鹃若是知机早,归去何须苦劝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抓住时光属于大自然,花朵的开放与凋谢并非由春天决定。 如果杜鹃鸟懂得时机的重要性,早早离开,又何需苦苦劝说别人呢?
去完善
释义
《嘲杜鹃》:这是一首以杜鹃鸟为题材的诗歌。 1. 把握年光属大钧:这句诗的意思是掌握时间变化的是大自然的力量。其中,“年光”指时光或岁月,“大钧”本指造化,这里引申为大自然的意志和力量。 2. 花开花落不由春:这句诗是说花儿的开放与凋谢不受春天的控制。这里的“春”指的是春天这个季节。 3. 杜鹃若是知机早: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如果杜鹃能够早点知道要离开的时机。其中的“知机”是古汉语词汇,意思是了解并顺应事物的变化规律。 4. 归去何须苦劝人:这句诗的意思是杜鹃在合适的时候选择离去,并不需要人们的劝说。这里的“归去”指的是杜鹃离开的意愿,而“苦劝人”则是指试图挽留杜鹃的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杜鹃鸟为对象,诗人从杜鹃鸟的习性出发,引申出人生的哲理。首先,诗中的“把握年光属大钧”一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接着,诗人以杜鹃花的开落为例,强调事物的发展并非完全受控于外界环境(如春天),而是有自己的规律。因此,若杜鹃能洞察先机,选择离开时便不会过于苦苦挽留。 这首诗虽然主题是“嘲杜鹃”,实则另有深意。诗人以杜鹃鸟的自生自灭为例,喻指人们对命运的掌握,以及对生死离别的人生态度。他倡导顺其自然,积极应对人生百态,颇具禅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嘲杜鹃》是明朝诗人潘玙的一首咏物诗,描述了杜鹃鸟的叫声和形态。这首诗创作于明朝嘉靖年间(约1560年),正值明朝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繁荣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潘玙生活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潘埙是一位著名的文人,对诗歌有着深厚的造诣。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潘玙从小就对诗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常常跟随父亲外出游历,欣赏自然风光,观察花鸟虫鱼,这些经历为他日后创作诗歌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明朝嘉靖年间,社会风气较为开放,文学创作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此时,诗歌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喜爱。许多文人墨客纷纷投身于诗歌创作,力求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对世界的认知。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潘玙也开始尝试写诗,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歌风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