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龙
静藏深渊,动游碧落,灵妙潜通。遇时至神知,乘阳便起,雷轰电掣,雾霭云从。展尾昂头,穿山透石,一举冲霄气势雄。神威烈,把黄河倒卷,白浪翻空。须臾霖雨漂洪。却都在天瓢一滴中。发通身欻火,飞光走焰,山精鬼怪,绝迹潜踪。变化无方,去来无碍,自得乾坤造化功。功成后,但归心明主,永效年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深藏静处,活跃于天际,奥秘无穷。遇到时机与灵感的契合,犹如阳光照耀,闪电划过,云雾翻滚相随。摆动尾巴、抬头挺胸,穿过山岭、穿透岩石,一口气冲上云霄气势磅礴。神勇刚烈,如同将黄河翻转,让白色浪花漫天飞舞。顷刻间雨水滋润洪荒,皆由天地恩赐。焕发全身光芒,火花飞溅,吓跑山中鬼怪精灵,使其隐匿无踪。变幻莫测,自由自在,尽享大自然的神奇。完成任务后,只将忠心献给英明的君主,永远贡献丰收的喜悦。
去完善
释义
1. “静藏深渊”:指龙在深水中安静地生活。
2. “动游碧落”:指龙在水面上活动。
3. “灵妙潜通”:形容龙的神秘和灵性。
4. “遇时至神知,乘阳便起”:表示龙在适当的时候苏醒并乘着阳光升起。
5. “雷轰电掣,雾霭云从”:形容龙在天上的景象,伴随着雷电和云雾。
6. “展尾昂头,穿山透石”:描述龙在陆地上活动的情景,穿过山脉和石头。
7. “一举冲霄气势雄”:表达龙冲向云霄的雄壮姿态。
8. “神威烈,把黄河倒卷,白浪翻空”:强调龙的威严,能够掀起黄河的巨浪。
9. “须臾霖雨漂洪。却都在天瓢一滴中”:描述龙在短时间内制造降雨,而这一切都源于天上的一滴雨水。
10. “发通身欻火,飞光走焰”:形容龙身上的火焰散发出的光芒。
11. “山精鬼怪,绝迹潜踪”:表明龙的威严使得山精鬼怪不敢靠近。
12. “变化无方,去来无碍”:形容龙的形态可以随意改变,来去自如。
13. “自得乾坤造化功”:表示龙的本领来源于天地间的造化。
14. “功成后,但归心明主,永效年丰”:意指龙在完成自己的使命后,只愿意跟随英明的君主,为百姓带来丰收。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以龙为主题,通过描绘龙的潜藏、飞跃、云雾翻腾等形象,展现了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作者用“静藏深渊,动游碧落”描述了龙的潜伏与遨游,体现出其神秘莫测的特点。在后半阙里,诗人通过对龙的威严和力量的赞美,进一步表现了龙的神奇力量,同时也传达了诗人自身的理想追求和人生态度。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形象描绘和寓意丰富的表现手法,将龙的威猛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同时表达出诗人的豪情壮志和人生哲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王玠所创作的《沁园春·龙》这首词,具体创作时间已不可考。但从其诗内容来看,此词抒发了诗人在领略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底蕴时的豪情壮志,以及对于祖国繁荣昌盛的自豪之情。可见,这首诗作于中国历史文化较为繁荣的时期。
在这期间,诗人王玠不仅在文学上有着出色的成就,同时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关注国家发展和民生问题。在诗歌中表现出了他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浓厚的家国情怀。这种家国观念也源于当时的历史背景。明朝(1368-1644年)是一个充满战争与变革的时代,民族的融合与分裂使得人民对国家安危倍感关切。在此历史背景下,诗人以《沁园春·龙》表达了他的拳拳爱国之心和对民族精神的坚定信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