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
照水粉梅开尽。
春残峭寒犹甚。
秋气著人衣,斗帐玉儿生晕。
那更。
那更。
帘外月斜风横。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池塘边的梅花已经盛开并凋落。
春天的末尾天气依然寒冷。
秋天的气息逐渐袭来,让人感受到它的存在,睡在竹床上也让人有温馨的感觉。
更何况,
更何况,
帘外的月亮慢慢落下,轻柔的微风轻轻吹拂。
去完善
释义
"照水粉梅开尽":
1. 照水:意为映照在水中。
2. 粉梅:指白色或淡粉色的梅花。
3. 开尽:指梅花盛开然后凋谢。
4. 春残:春天快要结束的时候。
5. 峭寒:陡峭的寒冷,形容寒气逼人。
6. 犹甚:依然非常厉害。
"春残峭寒犹甚":
7. 秋气:秋天的气氛。
8. 著人衣:给人穿上衣服。
9. 斗帐:古代的床帐。
10. 玉儿:古代对年轻女子的昵称。
11. 生晕:指脸色变红,表现出害羞的样子。
"帘外月斜风横":
12. 帘外:窗帘外面。
13. 月斜:月亮偏斜,表示夜深时分。
14. 风横:大风刮起。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梅花的凋谢和春天的消逝,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感慨和对生活的热爱。在词中,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粉梅照水的美丽景象,以及春天结束时依然强烈的寒冷。随后,他以秋气来形容春末的气温,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尾声。同时,他还通过“斗帐玉儿生晕”这一句表达了对温馨家庭的眷恋。最后,通过对“帘外月斜风横”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夜深人静时的沉思与感悟。整首词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如梦令》是南宋词人石孝友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公元1190年前后。此时正值南宋中期,政治腐败,民生疾苦,国家内外交困。
石孝友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他的一生也充满了坎坷。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均未能如愿中举。然而,这并没有消磨他对文学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他将自己的情感和感悟融入到诗词创作中,以表达对国家的忧虑、对民众的同情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在《如梦令》这首词中,石孝友通过对梦境的描绘,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用“燕子楼空,佳人何在?”这一问句,表达了对于失去美好事物的痛惜之情。同时,他也将这种情感投射到国家的命运上,暗示了南宋朝廷的衰落和人民生活的不幸。
总之,《如梦令》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是南宋时期的社会矛盾和人文精神。石孝友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那个时代的忧国忧民情怀,使这首词成为了南宋词坛的经典之作。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