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靖节祠

标题包含
靖节祠
靖节非傲世,带耻为人束。 鬰然霜雪姿,受正如松独。 高歌归去来,自种松与粟。 寓意琴书间,处己审缨足。 倾觞三径醉,颓然忘宠辱。 江山有遗迹,庶以拯流俗。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靖节并非傲视世人,但被人束缚感到羞耻。他凛然如同冰雪的姿态,像松树一般独立而不动摇。高声唱出《归去来兮辞》,自给自足种植松树和粟米。在日常生活中寄托深意于琴音与诗书之间,审慎地对待自己的处境。倒满酒杯,陶醉在三径之间,浑然忘记荣辱。他留在江山的遗迹,有望拯救沉沦的世俗。
去完善
释义
靖节:即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傲世:指不慕荣利,鄙薄世俗的道德风尚。 带耻:以可耻的事情为耻辱。 人束:束缚他人。这里指被世俗束缚的人们。 欝:形容人姿态高洁,气质凛然。 霜雪姿:形容人的品质高尚,意志坚定。 受正:正直无私。 如松独:像独立的松树一样坚韧不拔。 归去来:陶渊明作有《归去来兮辞》,表达了他归隐田园的决心。 自种松与粟: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他在农村劳动时所做的诗句,表达了他的生活态度。 寓意琴书间:寓情于诗书之中。 处己审缨足:审是谨慎,缨足是比喻束缚。这句话的意思是要在生活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名利束缚。 倾觞三径醉:把酒杯倾倒,醉倒在田间小路上。 颓然忘宠辱:颓然是指不拘小节的样子,宠辱是指荣誉和耻辱。这句话是说自己要忘记世俗的荣誉和耻辱,保持自然的心境。 江山有遗迹:陶潜的故居在今江西九江,这里有他的遗迹。 庶以拯流俗:希望自己的诗歌能够拯救那些被世俗所困扰的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颂了陶渊明的高尚品质和坚守自我的人生哲学。首联点明主题,表达了作者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接下来四句描绘了陶渊明不畏严寒、坚忍不拔的品质,以及他高尚的人格魅力。中间两联则通过描述陶渊明的日常生活,进一步展示了他的隐逸之志和超脱世俗的精神风貌。尾联通过对陶渊明的赞美,呼吁人们要学习他的精神和品质,以求拯救那些沉溺于世俗纷争的众生。整首诗结构紧凑,语言优美,既展现了陶渊明的高尚品质,又传达了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靖节祠》是宋代诗人释祖可在他游历庐山时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述了陶渊明在庐山脚下建立的靖节祠,表达了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 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064年,这是北宋时期,当时社会繁荣,文人墨客热衷于出游寻幽。释祖可也是这一时期的著名文人,他的诗歌深受佛家哲理的影响,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 在这一时期,陶渊明已成为文学界的楷模,他的作品如《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等脍炙人口。陶氏的田园诗风与佛家的出世思想相互辉映,为释祖可提供了创作的灵感。 释祖可在游览庐山时,了解到陶渊明曾在此地建祠纪念,于是写下了这首《靖节祠》,表达了对他的人格和作品的深深敬意。此时的庐山风光绮丽,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游玩。释祖可身处这样的环境,触景生情,自然地想到了陶渊明的身影,从而写下了这首诗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