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胡季玉还毗陵
瘴雨蛮烟昼不开,问君底事亦南来。
外台总计慙无术,内府输珍信有才。
我去鴈峰同北乡,子行梅岭带春回。
故园花竹平安否,何日从容共一杯。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白雾蒙蒙的细雨无法在白天散去,我不禁想问,您又是为了什么原因来到这南方之地呢?尽管身为医生却苦于技艺不精,深感惭愧;但您在药品管理方面却有着卓越的才能。
我即将北上回到雁峰,而您则带着春天去往梅岭。我们各自的家园的花草树木是否还安好如初?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放下一切忧虑,共同畅饮欢聚一堂呢?
去完善
释义
1. 瘴雨蛮烟:指南方湿热气候产生的瘴气和烟雾,这里指代广东等地。
2. 外台:古代中央政府设在各地方的行政机构。这里指代外地地方政府。
3. 内府:封建时代王室的库藏,这里借指朝廷。
4. 雁峰:位于湖南衡阳的一个山峰,这里借指作者所在的湖南地区。
5. 梅岭:位于江西大余的一个山峰,那里有著名的梅关古道,是当时南北交通要道。这里借指胡季玉将前往的江苏常州一带。
6. 故园:故乡,这里指胡季玉的家乡江苏常州。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送胡季玉还毗陵”,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别离时的真挚情感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待。首联描绘了南方恶劣的自然环境,表现出诗人对友人不辞辛苦南下的关切之情。颔联表达出诗人对于自己未能施展才华的惭愧,同时也赞扬了友人的才学。颈联通过描述两人的不同行程,暗示了他们各自的人生方向。尾联以询问故园的花竹是否安好作为结尾,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心以及期待有朝一日能够再次相聚、举杯共饮的心情。整首诗感情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在送别友人时的心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胡季玉还毗陵》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蔡戡在晚年时期所作。此时的蔡戡经历了宦海沉浮,对人生的感悟更为深刻。他以送别友人胡季玉回故乡为契机,表达了自己对于离别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蔡戡生活在南宋末年,这是一个内忧外患的时期。北方金人虎视眈眈,国内政治局势动荡不安。作为一名文人,蔡戡虽然身处庙堂之上,但他的心始终系念着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在他的诗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正是这样一个时代。胡季玉将要离开京城,回到他的故乡毗陵。蔡戡在诗中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暗示了他在政治斗争中的无奈。他在诗中写道:“相逢一笑真难得,樽酒从容且勿辞。”这句话既是对友情的赞美,也是对自己境遇的感叹。在这个动乱的时代,能够与知己好友相聚一堂,共度欢乐时光,实属不易。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