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殿前欢 钓台
钓鱼台,便齐云安稳似云台。故人同榻成何碍,太史瘦哉。三台宰相阶,百两黄金带,万丈风波海。争如休去,胜似归来。 杨总管
玉堂臣,经纶大展致其身。腰间斗大黄金印,志在新民。文章汉子云,韬略吴公瑾,勋业商伊尹。一番桃李,两字麒麟。 观音山眠松
老苍龙,避乖高卧此山中。岁寒心不肯为梁栋,翠蜿蜒俯仰相从。秦皇旧日封,靖节何年种?丁固当时梦,半溪明月,一枕清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钓鱼台,如同云台一般安稳。与朋友共榻有何妨碍?太史依旧清瘦。在三位宰相的高位,系着黄金腰带, 面对万丈风波。最好还是别去,胜过归来。
杨总管这个官儿,施展才华成就自己。腰间的金印犹如北斗星,为民立下雄心壮志。像是会写文章的张良,有吴起的韬略,可媲美商鞅的勋业。满门桃李,双字麒麟。
这位古旧的苍松啊,避开世俗在高处安睡。严寒之中依然坚定不为梁栋所动,与青翠的溪水共同俯仰。它曾在秦始皇时期被认养,几时由靖节种下,或是丁固当年的梦想。那月下的溪水,那一枕清风。

去完善
释义
1. 钓台:钓台是古人垂钓的水边高台,这里指严子陵的垂钓之处,即浙江省杭州市富春江畔的严陵濑。
2. 齐云:齐云山,位于今江西省修水县,因其山势峻峭,云雾缭绕,故有“齐云”之名。
3. 云台:云台是古代宫殿中的建筑,这里借指朝廷。
4. 故人同榻:指严子陵与汉光武帝刘秀曾是同窗好友,同榻而卧。
5. 三台宰相阶:三台,星名,象征朝廷;宰相阶,宰相的地位。
6. 百两黄金带:指达官贵人的华贵服饰。
7. 万丈风波海:比喻宦海风波。
8. 杨总管:杨总管是指杨国忠,唐代玄宗时期的权臣。
9. 玉堂臣:指在朝廷任职的大臣。
10. 经纶大展致其身:经纶,治理国家的才能;致其身,使自己得到提升。
11. 腰间斗大黄金印:斗大,形容印很大;黄金印,官员的金印。
12. 志在新民:新民,使人民得到新的教化。
13. 文章汉子云:文章,文采;汉子云,指汉代著名文人扬雄。
14. 韬略吴公瑾:韬略,智谋;吴公瑾,吴国大将周瑜,字公瑾。
15. 勋业商伊尹:勋业,功勋;商伊尹,商朝的名臣伊尹。
16. 观音山眠松:观音山,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西南;眠松,指松树休息的样子。
17. 老苍龙:形容松树的老态。
18. 避乖:避开世人的眼光,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19. 高卧此山中:指松树生长在观音山的山中。
20. 岁寒心不肯为梁栋:意指松树的品性坚韧,即使在严寒的冬天也不肯作为屋梁。
21. 翠蜿蜒俯仰相从:形容松树的枝叶翠绿且弯弯曲曲,彼此相互依存。
22. 秦皇旧日封:指秦始皇曾经封禅于泰山。
23. 靖节何年种:靖节,陶渊明,东晋诗人;何年种,指松树在何时被种植。
24. 丁固当时梦:丁固,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当时梦,指丁固曾梦见松树长在自己的墓上,预示子孙后代将昌盛。
25. 一枕清风:形容松树下清新的空气,使人感受到凉爽宜人的风。

去完善
赏析
《【双调】殿前欢 钓台》描绘了诗人眼中的钓台景色,以及其与故人的交往,表现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纷争的厌恶。在诗人眼中,渔樵生活比那宫廷中的荣华富贵更胜一筹,展示出诗人心胸宽广、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杨总管》描绘了杨总管的形象和才能,称颂他为国家和人民做出的贡献,以不同的历史人物为例,展现了他卓越的才华和杰出的政绩。全曲表达了诗人对他由衷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观音山眠松》通过对眠松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其坚韧不屈的品质和不慕名利的精神。结尾两句“半溪明月,一枕清风”体现了作者崇尚自然,向往宁静的心境,进一步强调了对现世荣华富贵的超脱与不屑。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双调】殿前欢 钓台》是元代散曲家徐再思的作品。此诗大约创作于元朝中期,即公元14世纪左右。
在那个时候,徐再思身处动荡的社会环境。蒙古人统治下的中原大地,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受到了深刻影响。一方面,元世祖忽必烈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促进了多元文化交流与发展;另一方面,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尖锐,人民生活困苦。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文人士大夫选择退隐江湖,通过寄情山水来逃避现实。
徐再思本是一个有才华的文人,可能由于时运不济或者怀才不遇,使他感到有些孤独和无奈。他曾感叹“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反映了自己渴望为国效力却未能如愿的苦闷心境。在这个时期,他创作了许多表达自我情感及人生哲理的作品,而这首《【双调】殿前欢 钓台》也是其中之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