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子·夜雨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逆旅淹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一阵阵梧桐落叶声宣告了秋天的到来,一点点芭蕉扇叶的形状使人感到忧愁。在夜半三更时分的梦境中回到家乡,但在三更之后仍然无法入睡。灯火已经熄灭,棋盘上的棋子还没有收拾好,我感叹在这新丰的客栈里难以入眠。想起在床上躺了十年的心事,和远在家乡的两位老人的担忧,这些思绪都涌上心头。

去完善
释义
注释:1. 水仙子:曲牌名。2. 夜雨:描绘出夜深人静,秋雨淅沥的意境。3. 梧叶:梧桐树叶。4. 芭蕉:芭蕉树,暗含忧愁的象征。5. 三更: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三更即深夜11点至凌晨1点。6. 归梦:回归故乡的梦。7. 落灯花:指油灯熄灭或灯光暗淡,比喻旅途中的困境。8. 棋未收:指下棋的人还没有离开。9. 叹新丰逆旅淹留:借用刘邦在新丰的客栈滞留的故事,表示暂时不能回家的无奈。10. 枕上十年事:形容多年来的辛酸经历。11. 江南二老忧:指江南的父母亲担忧自己在外奔波的生活。

去完善
赏析
《水仙子·夜雨》这首曲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夜雨中的思绪。首句“一声梧叶一声秋”将秋天的景象与梧叶的声响相互照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萧瑟的氛围。接下来,“一点芭蕉一点愁”则以芭蕉叶上的雨滴来隐喻内心的忧愁,使得画面更加立体生动。第三句“三更归梦三更后”则描述了作者在夜雨中辗转反侧的情境,体现了他在旅途中的孤独和思念之情。
下片则通过对灯光、棋子等细节的描绘,进一步展示了作者在旅馆中的心情。最后一句“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则是整首曲词的高潮部分,作者将自己的十年辛酸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担忧糅合在一起,使情感达到顶点,充分展现了游子在外的心情。
总的来说,《水仙子·夜雨》这首曲词以其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作者在面对孤独、乡愁时所展现出的深沉的情感世界,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体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水仙子·夜雨》是元朝著名散曲家徐再思的一首经典之作。该诗创作于元朝末期,那时徐再思正值壮年,对人生、世事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体验。
在元末时期,社会矛盾激化,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徐再思作为一名文人士大夫,亲身经历了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他既感受到了民间的疾苦,也目睹了统治者的腐朽和荒淫。这使得他在创作时,既具有同情人民的情怀,又具有讽刺现实的勇气。
此外,元朝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散曲作为一种新兴的诗体形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发展。徐再思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深受这种文学形式的影响,他的作品中既有对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