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偈 其四

标题包含
偈 其四
德山棒,临济喝,不是横该与竖抹。 拈来直下要承当,透网金鳞活鱍鱍。 活鱍鱍,任人看,碧天云静冷光寒。 行行莫谓知音少,佛祖总在一亳端。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道德的力量,智慧的启示,并非简单或复杂的问题。 直面内心,勇敢承担,如金色游鱼在网中自由游动。 自由自在,让众人欣赏,犹如蓝天白云之间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前行不要担心知音稀少,佛和祖都在那关键的毫厘之间。
去完善
释义
"德山棒,临济喝":指的是禅宗的两种教学方法,"德山棒"是指禅宗德山宣鉴禅师用棒子打禅众的方法,用以破除人们的执着;"临济喝"是指临济义玄禅师用大声喝斥的方法唤醒禅众的智慧。 "横该与竖抹":这句是比喻佛家直指人心的教法,意思是打破了人们常规的思维模式。 "拈来直下要承当":意思是要直接领会禅宗的真谛,敢于承担和接受这种教法。 "透网金鳞活鱍鱍":比喻在禅宗教法的引导下,能够摆脱世俗观念束缚的人如同跳出渔网的金鳞鱼一样自由自在。 "活鱍鱍":活泼自在的样子。 "碧天云静冷光寒":描绘了佛教清修环境的宁静和庄严。 "行行莫谓知音少":表示修行道路上不要害怕没有知己,因为佛祖的智慧总会在一毫端显现出来。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偈”,是佛教中一种阐述哲理、表达个人感想的诗歌形式。诗人释善果通过描述德山棒和临济喝这两种禅宗公案,传达了一种以禅为修行方式的理念。诗中的“横该与竖抹”指不拘一格的修行方法,而“拈来直下要承当”意味着无论何种修行都要勇敢面对,并坚持到底。“透网金鳞活鱍鱍”形象地描绘了禅宗修行的成果,如同鱼跃出水面,鲜活生动。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修行并非遥不可及,而是任人参与的。他借用“碧天云静冷光寒”这一宁静却又寂寥的画面,隐喻出修行过程中所经历的孤独和困惑。同时,诗人提醒人们不要感叹知音难觅,因为佛祖的智慧就在生活的细微之处。整首诗表达了禅宗修行过程中的信念、勇气和觉悟,同时也流露出作者深远的哲学思考和人文关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偈 其四》是唐朝著名僧人释善果的一首抒情诗。创作于公元755年前后,正值安史之乱时期,社会动荡不安。释善果云游四方,寻求佛理真谛,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佛教信仰对心灵的慰藉和安抚作用。 当时,释善果在云游过程中,历经沧桑,体验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在社会动乱、民生疾苦的背景下,他深感众生之苦,希望以佛教的智慧和精神帮助人们解脱痛苦。因此,他在《偈 其四》中写道:“佛法僧三宝,悲智愿行心。”表达了他作为僧人,怀着慈悲之心,用智慧和愿力去救度众生的决心。 此外,此阶段的中唐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由盛转衰的过渡阶段。安史之乱导致社会经济凋敝,政治腐败严重,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个背景下,释善果通过诗歌呼吁人们对生命有所敬畏,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