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 其三
松风清,霜月白。
妙应无私,灵光烜赫。
不用思量,何须拣择。
一句定乾坤,千古为标格。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松风吹过清爽宜人,霜降时月色分外皎洁。自然的神奇美妙没有私心,彰显出辉煌的光辉。不需多加思考,也不用刻意选择。一句诗就可以决定天地的格局,千年以来都是人们崇敬的典范。
去完善
释义
1. 松风清:松涛的声音显得清澈。松风,指松树间吹过的风;清,形容声音的清晰。
2. 霜月白:明净如霜的月光。霜月,指带有霜气的月色;白,形容月光的明亮。
3. 妙应无私:妙用佛性应对万物时体现出的公正与无偏私。妙应,巧妙运用;无私,公正无偏。
4. 灵光烜赫:闪烁着灵性光芒的神圣之处。灵光,佛教中指佛性的智慧之光;烜赫,盛大、显著。
5. 不用思量,何须拣择:不必进行思考权衡,也不必进行挑选甄别。思量,思考衡量;拣择,挑选甄别。
6. 一句定乾坤:一句话就能决定天地间的万事万物。此句源自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观念,强调顿悟的重要性。
7. 千古为标格:这句话成为了千古流传的典范。标格,风范、模范。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偈颂以“松风清,霜月白”开篇,呈现出一派静谧而澄明的景象,暗示了禅的意境。接下来,诗人在描述“妙应无私,灵光烜赫”时,传达了禅宗的智慧——没有私心杂念,让心灵的光芒自然显现,达到无思无想的境地。诗人认为这种境界是至高无上的,无论是思考还是选择,都不必过多纠缠。因此,在“不用思量,何须拣择”两句中,表现出了禅意的洒脱与豁达。最后,“一句定乾坤,千古为标格”则表达了诗人对禅宗智慧的敬仰之情,认为这简单的一句话便能确定天地间的一切,成为千古流传的典范。整首偈颂通过简练的诗句展现了禅的意境和禅修者的精神追求,呈现了唐代诗人与佛教文化交融的特色。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偈 其三》是唐代诗人释善果创作的一首禅意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朝时期,正值佛教文化盛行之际。在这个时代,禅宗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众多高僧大德致力于传播禅宗思想,推动禅宗文化的繁荣。
在创作这首诗时,释善果已是一位在禅宗领域颇有建树的僧人。他的人生经历丰富,曾游历四方,参访名山古刹,在修行道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游历过程中,他深刻地感受到人生的无常和佛家的超脱智慧,这也成为了他创作这首禅意诗的灵感源泉。
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唐朝国力鼎盛,文化艺术繁荣,佛教作为国教得到了皇室的大力扶持。在这种环境下,释善果得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将禅理融入诗歌创作之中,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总的来说,《偈 其三》这首诗是在一个充满禅意的时代背景下,由一位修行深厚的高僧创作而成的。它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际遇的感悟,以及对禅宗智慧的深刻理解。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