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窦彦南
二十四桥风月清,琼花观里坐吹笙。金盘露冷凝脂滑,一夜新霜睡不成。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二十四桥边的月色清新明丽,琼花观中人们正坐着吹奏笙曲。金盘中的露水显得冰冷,滑落在琼花的肌肤上,使得琼花在寒冷的夜晚难以入睡。
去完善
释义
《简窦彦南》: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怀念之情。题目中的“简”是写信的意思,“窦彦南”则是作者的友人。
1. 二十四桥:位于江苏扬州市的二十四桥,是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这里借指扬州城。
2. 琼花观:位于扬州市的一处古迹,相传为隋炀帝修建,用以欣赏琼花。这里借指扬州的美景。
3. 金盘露:古代皇帝赏赐臣子的礼物,这里用来形容扬州的美好风光。
4. 新霜:秋天的霜,这里用来形容秋天的到来。
去完善
赏析
《简窦彦南》是一首描绘扬州美景和琼花观宴会的诗歌。首句“二十四桥风月清”写的是扬州著名的景点二十四桥,以月色的清澈来形容这个美丽的地方。次句“琼花观里坐吹笙”则描述了在琼花观举行宴会时的情景。接下来两句“金盘露冷凝脂滑,一夜新霜睡不成”则是诗人感慨时光流逝,因为一夜的寒冷和新霜的出现,使得金盘上的露水变得冰冷而光滑,也让他难以入睡。这首诗通过对扬州美景和琼花观宴会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简窦彦南》是南宋诗人张宪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67年,正值南宋时期。此时,金国对宋疆土虎视眈眈,战事频发,家国破灭的危机关头。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在现实生活中承受着极大的心理压力和人生忧患。
张宪,字复之,号寂寥子,江西庐陵人。作为一位南宋学者,他擅长古文辞赋、骈文与诗。张宪一生坚守抗金志士的信念,致力于济世安民的事业。然而,国家政治腐败,南宋朝廷昏庸无能,使之壮志难酬。在此期间,他结识了志同道合的好友——陆游、辛弃疾等人,共同抵抗外敌入侵,决心捍卫家国尊严。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在对战局的忧虑和对友情的关切之间的复杂情感。在漫漫长夜中,张宪借简信问候远方的好友,盼望彼此共同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而努力。尽管他们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充满战争与苦难,但心中的信仰与理想并未熄灭,犹如诗中所传达出的那股坚定的信念:“今日惟余瘦,经旬只食粥。愿公归京洛,风雨各珍重。”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