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杂纪 其十
老树转斜晖,人家水竹围。
露深花气冷,霜降蟹膏肥。
沽酒心何壮,看山思欲飞。
操舟有吴女,双桨唱新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古树映照夕阳余晖,水岸竹丛环抱着村庄。
寒露时节花朵散发着清冷香气,霜降时螃蟹肉膏丰腴美味。
买酒的心头豪情万丈,眺望远山心生腾飞之意。
驾驭船只的是一位江南女子,双桨划过水面歌唱着新归的喜悦。

去完善
释义
《舟中杂纪 其十》王冕
1. 老树:老化的树木。
2. 转:转向,这里指倾斜。
3. 斜晖:傍晚的阳光。
4. 人家:住户,人家居住的地方。
5. 水竹:水边的竹子。
6. 围:环绕,围绕。
7. 露深:露水很重的时候。
8. 花气:花的香气。
9. 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标志着冬天的开始。
10. 蟹膏:螃蟹腹部的脂肪,味道鲜美。
11. 肥:肉质饱满。
12. 沽酒:买酒。
13. 心何壮:心情多么豪迈。
14. 看山:观看山景。
15. 思欲飞:想要飞翔的心情。
16. 操舟:划船。
17. 吴女:江浙一带的女子。
18. 双桨:两只船桨。
19. 唱新归:唱出新的歌谣,表示欢快的心情。

去完善
赏析
《舟中杂纪 其十》是元代诗人王冕的一首描绘江南水乡秋景的诗作。诗中通过对老树、人家、水竹、寒露、霜降、蟹膏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画卷。同时,诗人通过沽酒、看山、操舟等行为,表达了自己热爱生活、追求自由的精神风貌。全诗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舟中杂纪·其十》这首诗创作于元代末年,是王冕在江州任职期间的作品。元末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民间疾苦重重。王冕作为一位有抱负的文人,眼见国家衰败、民生疾苦,他的心情充满了忧虑和愤懑。
在这首诗中,王冕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美景,借景抒发了对国家和民生的关切之情。他描绘了春天江水暴涨、桃花怒放的景象,同时又通过对比,展示了江洲百姓面对灾难时的无奈与顽强。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