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今朝

标题包含
今朝
今朝风日好,堂前萱草花。 持杯为母寿,所喜无喧哗。 东邻已藤蔓,西邻但桑麻。 侧闻义士招,我辈鬓已华。 世事既如此,不乐将奈何?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冕(1325年-1380年),字元章,号煮石山农、饭牛翁、梅花屋主等,浙江义乌人。他是元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诗人,尤以画梅著称,有“画梅圣手”之誉。 王冕出身贫寒,幼年时曾靠替人放牛为生。他聪明...查看更多
吴 爱
去完善

译文
今天阳光正好,庭院里的萱草花开得正艳。举起酒杯向母亲祝寿,值得欣喜的是没有嘈杂的喧闹声。东边邻居家的院子里已经爬满了藤蔓,西边邻居则种满了桑树和麻。忽然听说有位仁人志士在邀请,然而我们已经白发苍苍。既然世界就是这样,如果无法快乐又怎么办呢?
吴 爱
去完善
释义
【今朝】现在的日子。 【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浙江绍兴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 【风日】风和日丽的好天气。 【堂前】指住宅的正厅或大厅。 【萱草花】萱草,又名忘忧草,是一种草本植物,花型优雅,传说能使人忘记烦恼。古人常在母亲居室旁种植萱草,以期望她忘却忧愁,故有“椿萱”一词代表父母。 【持杯】拿着杯子,此处指敬酒。 【母寿】母亲的生日。 【所喜】令人欣喜的事。 【无喧哗】没有喧闹嘈杂的声音。 【东邻已藤蔓】东边邻居的院落已经长满了藤蔓植物。 【西邻但桑麻】西边邻居的院子里只种了些桑树和麻类作物。 【侧闻】从旁边听说。 【义士】有正义感的人。 【招】邀请。 【我辈】我们这一代人。 【鬓已华】两鬓斑白,形容人已衰老。 【世事】人世间的事务。 【将】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 【奈何】怎么办呢?
吴 爱
去完善
赏析
《今朝》是元代诗人王冕的一首诗,描绘了他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与家人共度母亲寿辰的情景。这首诗充分体现了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 首联“今朝风日好,堂前萱草花”描述了当时阳光灿烂的好天气,以及庭院中盛开的萱草花。这一句不仅点明了时间地点,也为全诗营造了一种温馨的氛围。 颔联“持杯为母寿,所喜无喧哗”则表现了诗人一家为母亲祝寿的场景。虽然没有喧嚣吵闹,却更能体现出家人之间深厚的感情。 颈联“东邻已藤蔓,西邻但桑麻”以邻居的生活景象为参照,进一步强调了自己家庭的和谐与宁静。东边邻居的环境已经变得繁茂杂乱,而西边邻居则过着普通的农耕生活,相比之下,更显出诗人家庭的幸福安宁。 尾联“侧闻义士招,我辈鬓已华。世事既如此,不乐将奈何?”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华已逝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虽然诗人对世俗纷扰感到无奈,但他仍然保持着乐观积极的心态,坚信在困境中找到快乐的方法,体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和谐的家庭环境,以及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虽然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忧虑,但却始终坚信能够在困难中寻找快乐,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
吴 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今朝》王冕这首诗描绘了元朝时期江南水乡的美景,展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宁静和美好。创作于元朝至正年间(约公元1341年),王冕正处于中年阶段,曾数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当时的元朝统治者对汉人实行歧视政策,使得文人志士难以施展才华,这也使得许多文人选择了隐居生活。 在这段时间里,王冕离开了繁华的都市,来到美丽的江南水乡,过着与世无争的农耕生活。他在乡间劳作之余,用心观察自然之美,体验田园生活的恬静与和谐。在他的诗歌中,我们看到了他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吴 爱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