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月下梅花
平生爱梅颇成癖,踏雪行穿一双屐。
六花散漫飞满空,千里万里同一色。
冲寒不畏朔风吹,乘兴来此江之湄。
繁花满树梅欲放,仿佛罗浮曾见时。
南枝横斜北枝好,北枝看过南枝老。
中有一枝致奇绝,万蕊千葩弄天巧。
老夫见此喜欲颠,载酒大酌梅花仙。
仙人怪我来何晚,一别已是三千年。
醉来仰面卧深雪,梦扶飞琼上天阙。
酒醒起视夜何其,饥乌啼残半江月。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一生非常喜爱梅花,到了近乎痴迷的程度。下雪的日子里,我会踏着雪,穿着木屐穿梭在梅林之间。漫天飞舞的雪花如同撒落的钻石,覆盖着一望无际的大地。尽管寒风凛冽,但我仍充满热情地来到了江边。眼前繁茂的梅树上花朵怒放,仿佛让我回到了曾在罗浮山见过的景色。梅树的南枝横斜,北枝茂密,各有其美。但最奇特的当属那一枝,它集万千美丽于一身,展示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看到这美景,我激动不已,举杯邀请梅花仙子共饮。仙子责怪我为何来迟了,我们上一次见面已相隔三千年之久。喝得微醺的我仰面躺在雪中,梦想着能扶摇直上九天宫阙。醒来时已是深夜,只听到饥饿的乌鸦在月光下哀鸣。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梅花仙:对梅花拟人化的称呼,此处指梅花仙子。
2. 飞琼:原指仙女的名字,这里借指梅花。
3. 天阙:天门,天宫,这里暗喻梅花绽放的景象。
4. 饥乌:饥饿的乌鸦,这里象征时间的推移。

去完善
赏析
《题月下梅花》是元代画家、诗人王冕的一首描绘梅花的诗作。全诗通过对月下梅花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梅花的独特情感和深厚造诣。在诗中,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梅花的美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与梅花之间的深厚感情。
首联“平生爱梅颇成癖,踏雪行穿一双屐”,作者直抒自己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并描述了自己踏雪寻梅的场景。“六花散漫飞满空,千里万里同一色”,形容大雪纷飞、天地一片白茫茫的景象,为下文赏梅营造了一个静谧而美丽的氛围。
颔联“冲寒不畏朔风吹,乘兴来此江之湄”,表现了梅花坚韧的品质,以及作者对梅花深厚的兴趣。同时,“繁花满树梅欲放,仿佛罗浮曾见时”,展现出梅花盛开时的美丽景象,令人陶醉。
颈联“南枝横斜北枝好,北枝看过南枝老”,通过对比南北梅枝的特点,进一步强调了梅花的美妙之处。紧接着的“中有一枝致奇绝,万蕊千葩弄天巧”,更是赞美了梅花奇特而优美的形态。
尾联“老夫见此喜欲颠,载酒大酌梅花仙。仙人怪我来何晚,一别已是三千年”,表达了作者面对梅花时欣喜若狂的心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梅花仙子的敬仰之情。最后两句“醉来仰面卧深雪,梦扶飞琼上天阙。酒醒起视夜何其,饥乌啼残半江月”,则以梦境的形式,展现了作者沉醉于梅花之美的心境。
总的来说,这首《题月下梅花》诗意盎然,形象生动,不仅展示了梅花的美丽风姿,更体现了作者对梅花的深深眷恋和无尽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月下梅花》是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王冕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元朝末年,正值元朝统治渐趋衰微,民间疾苦加剧的时期。王冕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生活困苦,他早年的生活经历使他深知民众之苦。后来,他以画梅闻名于世,在文人墨客之间享有盛誉。
在这首诗中,王冕通过对月下梅花的描绘,表达了对高洁品质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梅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是古代文人墨客喜爱的象征之一。而月下的梅花更是增添了一分神秘和浪漫的色彩。这首诗歌既反映了诗人本人高尚的品质和情操,也体现了当时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