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美人四首
直缘多艺用心劳,心路玲珑格调高。舞袖低徊真蛱蝶,
才会雨云须别去,语惭不及琵琶槽。
严冬忽作看花日,盛暑翻为见雪时。坐上弄娇声不转,
年几未多犹怯在,些些私语怕人疑。
酒蕴天然自性灵,人间有艺总关情。剥葱十指转筹疾,
若教梅尉无仙骨,争得仙娥驻玉京。
昔日仙人今玉人,深冬相见亦如春。倍酬金价微含笑,
百年别后知谁在,须遣丹青画取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由于我无法识别图片,请您提供相应的文字信息。
去完善
释义
1. "直缘":意指直接原因或主要原因。
2. "多艺用心劳":这句是说因为多才多艺而内心疲惫。
3. "心路玲珑":心路的灵活通顺。
4. "格调高":指作品的风格和品位高雅。
5. "舞袖低徊真蛱蝶":这句是形容美人舞蹈时轻盈飘逸的身姿如同蝴蝶飞舞。
6. "才会雨云须别去":“雨云”在此处是借用的词语,原指天上下雨,这里用来暗喻男女之间的欢爱。
7. "语惭不及琵琶槽":意思是语言上难以表达情感,就像琵琶琴弦上的音调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8. "严冬忽作看花日":在寒冷的冬天里突然像春天一样欣赏花朵盛开。
9. "盛暑翻为见雪时":炎炎夏日中竟然看到了下雪的景象。
10. "坐上弄娇声不转":在座上听到美人的娇媚声音。
11. "年几未多犹怯在":年纪还轻却已经对人生感到害怕。
12. "些些私语怕人疑":小声说话怕别人怀疑。
13. "酒蕴天然自性灵":意为酒中蕴含了天然的气质和灵性。
14. "人间有艺总关情":人间的艺术作品总是充满情感的。
15. "剥葱十指转筹疾":以剥开葱的手指比喻女子弹奏乐器时的灵巧。
16. "若教梅尉无仙骨":若让梅尉没有仙人的风采。
17. "争得仙娥驻玉京":怎么能吸引仙女停留在天宫。
18. "昔日仙人今玉人":过去是仙人现在是美玉般的人。
19. "深冬相见亦如春":即使深冬时节见面也感觉如同春天一般温暖。
20. "倍酬金价微含笑":这句话是用金子的价值来形容美人的笑容。
21. "百年别后知谁在":这句话是在说离别多年后还能知道谁还在乎自己。
22. "须遣丹青画取真":必须请画家将美人的真实面貌描绘出来。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构思描绘了美人的婉约与才华。第一句“直缘多艺用心劳”揭示了美人的多才多艺及专注,映射出她的坚韧精神。接下来的诗句“心路玲珑格调高”“舞袖低徊真蛱蝶”“坐上调娇声不转”等则进一步描述了美人婀娜的舞姿、娇柔的嗓音以及举止的优雅。诗人以自然界的事物比喻美人的美好,把她的形象生动地呈现出来,如在阳光下翩翩起舞的蝴蝶,又如弹奏琵琶的美妙音符。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季节变化来衬托美人的魅力,如“严冬忽作看花日”描绘了她如同春天的花朵般美丽动人;“盛暑翻为见雪时”则形容她清新脱俗的形象,让人感受到凉爽的气息。
此外,诗中还表现了美人与诗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例如“才会雨云须别去,语惭不及琵琶槽”“百年别后知谁在,须遣丹青画取真”等句子表达了离别时的眷恋和不舍。诗人借酒消愁,同时也赞美美酒中蕴含的自然之灵气。通过“剥葱十指转筹疾”来描绘美人的灵活手法和高超技巧,强调了她聪颖且富有才情的特点。
总体来说,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比喻、对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展现了美人的多种风貌,既有她的婀娜多姿,又有她的聪明才智。诗人通过对美人的细致描绘,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欣赏,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美人四首》是唐代诗人方干创作的一组诗,共计四首。这组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唐文宗至唐宣宗时期(公元827年-859年),正值晚唐时期的鼎盛阶段。
在创作这组诗时,方干本人已年逾古稀,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却未曾中举。尽管在官场上没有取得显赫的成就,但他在文学界的声望却非常高。这组诗主要表现了作者对美人的赞美和思念之情。
这个时代,由于安史之乱的影响,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然而,随着唐朝国力的逐渐恢复,文化事业也逐渐繁荣起来。诗歌作为当时最受欢迎的文学形式之一,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传播。在这种背景下,方干的诗歌作品脱颖而出,成为了晚唐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