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梅斋

标题包含
题梅斋
江边芦苇风飕飕,东君一点破寒愁。 窗间疏影横春瘦,枕上冷香寻梦幽。 夜半竹折惊残雪,醉起卷帘千山月。 肺腑洗空龙麝腥,落笔天香鬬清绝。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邓肃(1091年-1132年),字志宏,号栟榈居士,福建沙县人。南宋著名文人、政治家。 他生于书香世家,自幼聪颖好学,才华横溢。在北宋末年科举考试中,邓肃高中进士,步入仕途。历任太学正、秘书省校书郎...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江边芦苇在风中摇曳,春天的到来打破了寒冷的忧虑。 透过窗户看到稀疏的影子描绘出春天的景色,枕头上冷冷的香气让人陷入沉思的梦乡。 半夜竹子折断的声音惊醒了我,原来还有残留的雪花;喝醉了卷起帘子,月光洒满千山万川。 洗尽龙麝腥气,用心写作,笔下便散发出清新的香气与美景竞艳。
去完善
释义
注解如下: 1. "江边芦苇风飕飕" - "江边"指的是诗人所在地在江边上;"芦苇"是一种水生植物,常生长在河边;"飕飕"是形容风声的词语。这句话描绘了江边的风吹过芦苇的场景。 2. "东君一点破寒愁" - "东君"是对春天的拟人化称谓;"一点"表示少许的温暖;"破"有驱散的意思;"寒愁"是指寒冷带来的忧愁心情。这句话表达了春天来临时,温暖的阳光驱散了寒冷带来的忧愁情绪。 3. "窗间疏影横春瘦" - "窗间"指窗户之间;"疏影"指稀疏的影子,这里指梅花树的影子;"横"有分布在...上的意思;"春瘦"指春天里草木凋零的景象。这句话描述了春天里的窗户之间,梅花树稀疏的影子映衬着周围草木凋零的场景。 4. "枕上冷香寻梦幽" - "枕上"指枕头之上,即入睡时;"冷香"指梅花的香气;"寻梦幽"指寻找梦境中的幽静。这句话表达了诗人沉浸在枕头上梅花的香气中,寻找梦境中的幽静环境。 5. "夜半竹折惊残雪" - "夜半"指深夜时分;"竹折"指竹子被折断的声音;"残雪"指残留的雪。这句话描述了在深夜时分,突然传来竹子折断的声音,让人联想到周围的残雪景象。 6. "醉起卷帘千山月" - "醉起"指酒醉初醒时;"卷帘"指掀起窗帘;"千山月"指月光照耀下的千重山峦。这句话表达了诗人酒醉初醒时,掀起窗帘看到月光照耀下的千重山峦的景象。 7. "肺腑洗空龙麝腥" - "肺腑"指内心世界;"洗空"指清除干净;"龙麝腥"指龙麝香的腥味。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观赏梅花,清除内心世界的杂念,达到内心的清净。 8. "落笔天香闘清绝" - "落笔"指下笔写作;"天香"指梅花的香气;"闘"同"斗",比较的意思;"清绝"指清雅到极致的境界。这句话表达了诗人下笔描写梅花香气时,努力追求清雅到极致的境界。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题梅斋”,描述了诗人眼中的梅花形象和对其精神的赞美。首句以江边寒风中的芦苇为切入点,突显出寒冷的气氛。接着,诗人用“东君一点破寒愁”表达了梅花是春天使者、打破寒冷的希望象征。之后通过窗间疏影、枕上冷香展现了梅花凌霜怒放、幽香飘散的特点。 第五、六句,写夜半时的风雪交加和诗人在醉中卷帘赏月的情景,进一步凸显了诗人与梅花的亲近及陶醉于梅花精神之中的氛围。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心境如同梅花一般纯洁无邪,表现出矢志不渝的节操和高尚品质。整首诗既写出了梅花的精神风貌,又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怀,借物抒怀,表现了对美好理想的执着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邓肃的这首《题梅斋》创作于北宋末年,具体时间难以确定,但可以从诗人的生平事迹和时代背景中找到蛛丝马迹。邓肃生活在北宋末年的一个动乱时期,此时的社会矛盾激化,政治腐败严重,民不聊生。诗人作为一个文人雅士,对国家的危机深感忧虑。 在邓肃生活的时期,北宋朝廷内部斗争激烈,官僚集团腐败严重,外患不断,民众生活困苦。诗人虽为一介书生,却胸怀大志,希望凭借自己的才学为国家排忧解难。然而,现实却让他感到无奈和愤懑。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题梅斋》,借梅花的高洁品质来抒发自己的理想情操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