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岩
诡形迥与万山殊,空洞由来一物无。直恐虚心自天意,人间穿凿枉工夫。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奇特的外形与群山截然不同,空无一物的洞穴源自天然。
大概是因为上天希望保持谦虚,人们徒劳地努力在世间挖凿。

去完善
释义
1. 玲珑岩:描述一种奇特的岩石。
2. 诡形迥与万山殊:诡形,奇特的外形;迥,差异很大;万山,众多山峰;殊,特殊。这句话描述的是玲珑岩奇特的外形与其他山峰大不相同。
3. 空洞由来一物无:空洞,指岩石内部的空腔;由来,从开始到现在;一物无,没有东西。这句话描述的是玲珑岩内部一直都没有什么东西。
4. 直恐虚心自天意:直恐,直接认为;虚心,谦虚的心;自,来自;天意,上天的旨意。这句话表达的是作者认为玲珑岩的空心可能是来自于上天的旨意。
5. 人间穿凿枉工夫:人间,人世间;穿凿,挖掘;枉,白费;工夫,时间和精力。这句话表示作者认为人类试图挖掘玲珑岩的内核是白费力气。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玲珑岩”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首句描述了玲珑岩的形状和周围的山峦截然不同,凸显出其独特的魅力。第二句则强调了这个景观的空洞无物,展现了其纯净的本质。接着,诗人提出了一个有趣的假设:也许这种空灵之美是天意的安排,而人间的穿凿琢磨反倒显得多余。这首诗通过对比与衬托,表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天意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玲珑岩》是北宋时期著名诗人舒亶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在公元1090年左右,正值宋哲宗统治期间。此时,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
在这个时期,舒亶的个人生活并不平静。他曾因支持新法而被贬谪至江西一带,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尽管如此,他始终保持着对艺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在游历山水、品味人间百态的过程中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这一时期的北宋社会,文人墨客辈出,诗词歌赋盛行。无论是宫廷还是民间,诗歌都是人们抒发情感、表达思想的重要载体。因此,舒亶的这首《玲珑岩》在当时广为传颂,成为宋代文坛的代表作品之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