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长安雪后

标题包含
长安雪后
碧落云收尽,天涯雪霁时。 草开当井地,树折带巢枝。 野渡滋寒麦,高泉涨禁池。 遥分丹阙出,回对上林宜。 宿片攀簷取,凝花就砌窥。 气凌禽翅束,冻入马蹄危。 北想连沙漠,南思极海涯。 冷光兼素彩,向暮朔风吹。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天空中的云朵已经散去,遥远的天际也已放晴。 草原铺陈在原野,大树断折处仍挂有鸟巢的树枝。 寒冷的渡口滋润着冬麦,高山上的泉水汇集成禁池。 远处的红色宫阙显得格外突出,皇宫的上林苑正是一片美好的景象。 夜空中繁星闪烁,花瓣儿凝聚在台阶上。 寒气让鸟儿翅膀僵硬,严寒使得马蹄子也面临困境。 往北望是连绵不绝的沙漠,向南则是无尽的海角。 在这清冷的夜色中,略带几分华丽色彩,渐渐被朔风吹散。
去完善
释义
1. 长安:古代西安的别称,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长的古都。 2. 碧落:青天,天空。 3. 天涯:天边,形容距离遥远的地方。 4. 雪霁:雪后天晴。 5. 井地:田地。 6. 巢枝:鸟巢所在的树枝。 7. 野渡:野外的小渡口。 8. 滋:滋养,这里指寒冷带来的滋润。 9. 高泉:高处的水源。 10. 禁池:皇宫中的水池。 11. 丹阙:宫殿的红色门楼。 12. 上林:古代皇家园林。 13. 宿片:冻结在物体上的雪花。 14. 檐:屋檐。 15. 凝花:凝固的花朵,这里指积雪。 16. 砌:台阶。 17. 气凌:气势逼人。 18. 禽翅束:禽类翅膀收缩。 19. 蹄危:马蹄打滑,形容道路结冰湿滑。 20. 沙漠:指北方地区。 21. 海涯:海边,指南方地区。 22. 素彩:白光。 23. 朔风:北风。
去完善
赏析
《长安雪后》是一首描绘冬日雪景的诗词。诗人通过对景物细致入微的描绘,展现出一幅辽阔、静谧、美丽的画卷。诗中的意象如“碧落云收尽”、“天涯雪霁时”等,将读者的视线引向远方,给人以宽广的感觉。而“草开当井地,树折带巢枝”则表现出冰雪覆盖下的生机,使画面更具活力。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遥分丹阙出,回对上林宜”展现了皇宫的壮丽景色,以及“宿片攀簷取,凝花就砌窥”等描绘了雪后檐上的积雪和台阶旁的冰凌,使得整幅画面更加生动立体。此外,诗人还以“气凌禽翅束,冻入马蹄危”暗示了寒冷的天气对生物的影响,表现出冬天的严寒与肃穆。 最后,诗人借“冷光兼素彩,向暮朔风吹”表达了冬日傍晚时分的景色,使整首诗的意境更加丰富多样。总的来说,这首《长安雪后》通过对冬日雪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和对生活环境的热爱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长安雪后》是唐代诗人喻坦之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长安雪后的美丽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742年-756年)。 在这个时期,喻坦之作为一位文人雅士,他的生活受到了宫廷文化的熏陶。当时唐朝正处于鼎盛时期,国家富强,文化繁荣,为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然而,由于朝政的腐败和皇帝沉迷享乐,使得社会矛盾逐渐加剧,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的发生。 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喻坦之的诗作既表现了盛世之下的繁荣景象,也透露出对社会现实的忧虑。通过描绘长安雪后的美丽景色,诗人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和谐社会的期盼。然而,这种美好的愿望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难以实现,这使得诗人的情感充满了矛盾和无奈。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