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寄华阴姚少府

标题包含
寄华阴姚少府
泰华当公署,为官兴可知。砚和青霭冻,帘对白云垂。 峻掌光浮日,危莲影入池。料于三考内,应惜德音移。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太华地区是政府机构的所在地,公务员的繁荣是可以理解的。砚台像青色的烟雾般冷凝,窗帘对着白云轻轻下垂。高耸的手掌在阳光下浮动,陡峭的莲花影子投入池塘。预计在这三次考试里,应该珍惜美德的传播。
去完善
释义
1. 泰华:指华山,位于今陕西省华阴市。 2. 公署:官员办公的地方,这里指华阴县衙。 3. 砚:古代的文具,用于研磨墨汁以供书写。 4. 青霭:青色的雾气,形容环境清幽。 5. 帘:竹帘,古代官吏用以隔开室内外的设施。 6. 危莲:高大的莲花,这里比喻华阴县地势较高。 7. 光浮日:阳光照耀在陡峭的山峰上。 8. 三考:古代官员的任期通常分为三考,每考三年,这里是说在华阴县任职的时间。 9. 德音:品德高尚的人的声音,这里代指优秀的政绩。 10. 应惜德音移:估计在任期内,会不断珍惜自己的声誉,努力做出好的政绩。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华阴县担任官员的姚少府。他以山为屏,与云为伴,表现了一种远离世俗纷扰、潜心工作的意境。诗句中的“砚和青霭冻,帘对白云垂”形象地展示了工作环境的高雅与宁静。诗人还通过“峻掌光浮日,危莲影入池”展现出华阴的自然美景。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于这位官员美好品德的期望以及对其政绩的关心。整首诗以简洁的文字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显示出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艺术情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华阴姚少府》是唐代诗人喻坦之所作。这首诗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年间,此时唐朝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迅速。然而,社会矛盾也日益显现,官场腐败严重,许多文人志士渴望远离世俗纷扰,追求清静无为的生活。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喻坦之正身处长安这个繁华的城市。他作为朝廷官员,见证了官场的虚伪和权势之争,对此感到厌倦。而华阴姚少府则是他在京城结识的一位朋友,两人同样抱有淡泊名利的理想,因此在诗中将这位友人比作隐居山林的贤者。 在这首诗歌中,喻坦之表达了对友人姚少府的敬仰之情,同时也传达了自己渴望归隐山林、寻求内心宁静的愿望。通过描绘深山幽谷的美景,诗人暗示了世事如烟,唯有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宁静才是人生的真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