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标题包含
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怀戎前策备,降女旧因修。箫鼓辞家怨,旌旃出塞愁。 尚孩中念切,方远御慈留。顾乏谋臣用,仍劳圣主忧。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新居前的准备已经完成,女儿们已经准备好了返回旧居。吹奏着萧鼓的音乐充满了离家的怨恨,举着旗帜的队伍带着对边疆的忧虑。 心中念念不忘孩子和亲人,正在远方的陛下也心怀慈悲。无奈缺乏有才能的大臣辅佐,依然让圣上的忧虑不能消除。
去完善
释义
"怀戎":指唐朝时期的边疆民族地区,此处借指唐朝与吐蕃的战争冲突。 "前策备":指唐玄宗时期对吐蕃战争的策略准备。 "降女旧因修":此句意为以和亲的方式解决唐朝与吐蕃之间的矛盾,这是唐朝历史上的一种传统做法。 "箫鼓辞家怨":描述金城公主离家时,家人和亲信们的不舍之情。 "旌旃出塞愁":描述金城公主到达吐蕃时,面对陌生的环境和语言,流露出忧愁的情绪。 "尚孩中念切":指出金城公主年纪尚幼,心中挂念父母和家庭,依依不舍。 "方远御慈留":指出皇帝考虑到公主年幼,对她充满关爱,希望她能够在吐蕃得到幸福。 "顾乏谋臣用":意思是尽管派遣了使者前往吐蕃,但由于缺乏有才能的谋士,导致谈判并不顺利。 "仍劳圣主忧":表明皇帝仍然为此事感到忧虑,担忧金城公主在吐蕃的生活和未来。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标题中的“应制”表示这首诗是为了某项庆典或活动而作,这里是指金城公主嫁到西蕃的庆典。 首联提到古代皇室婚姻制度的重要性,通过联盟的方式维护边疆和平;颔联以音乐的象征手法描绘了公主离家远赴异乡的情景,表达了离别之悲;颈联表现了父母对女儿的深情与不舍,以及对其成长、成才的热切期望;尾联则揭示了皇家在此事上的忧虑,担心公主在西蕃的生活及政治联盟的稳定。 全诗结构严谨,情感丰富,既展示了宫廷的礼仪文化,也表现了亲情与人性之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是唐代诗人崔湜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是在唐中宗时期(公元705-710年)创作的。在这个时期,唐朝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唐朝对外实行开放政策,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友好交往,尤其与吐蕃的交流尤为密切。 在唐中宗时期,金城公主作为唐朝皇帝的义女,肩负着和平友好的使命,被册封为公主并远嫁吐蕃赞普。崔湜创作的这首诗歌正是为了表达对这个重要历史事件的关注和赞美。在诗歌中,崔湜通过对金城公主的美好祝愿和对两国友好关系的期许,展现了他对和平外交的倡导和支持。 在创作这首诗时,崔湜正处于他的政治生涯高峰期,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还是一位深受皇帝信任的重臣。他见证了唐朝与吐蕃之间的友谊与交流,也深知和平共处对于两国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这首诗歌中,崔湜以婉约的笔触表达了对两国友谊的美好愿景。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