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渡江之越宿萧山县

标题包含
渡江之越宿萧山县
昨夜大江舟,今宵小驿楼。 只身千里客,孤枕一灯秋。 市酒难成醉,乡书莫寄愁。 胸中无史记,浪作会稽游。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提供关于"真山民"的详细信息。可能您提供的信息有误或者不完整,能否请您提供更多详细的信息以便我能为您提供更准确的答案?
去完善

译文
昨天还在大江东去的船上漂泊,今天就已经在小驿站的高楼上过夜了。 我这独行千里的旅客,只能抱着孤独的枕头看着这残灯如豆的秋天。 这里的酒难以让我沉醉,寄回故乡的信也不能诉说我的忧愁。 我心中没有那些古代的历史记载,却在这漫无目的的地方虚度年华。
去完善
释义
昨夜大江舟:指作者乘坐的船只在夜间渡过长江。大江,此处指长江;舟,船只。 今宵小驿楼:意指作者在驿站的楼上过夜。今宵,今晚;小驿,小的驿站或客栈;楼,指驿站的房屋建筑。 只身千里客:表示作者是独自一人长途跋涉的旅人。只身,独自一人;千里客,远行的旅客。 孤枕一灯秋:形容孤单的夜晚。孤枕,孤单的枕头,常用来表达孤独的情绪;一灯,一盏灯,代表光线微弱的环境;秋,夜晚。 市酒难成醉:在市场上买的酒很难使人喝醉。市酒,在市场上购买的酒;难成醉,难以达到醉酒的状态。 乡书莫寄愁:不要通过书信寄托思乡的忧愁。乡书,家乡的书信;莫寄愁,不要让书信承载忧愁。 胸中无史记:指作者没有深厚的史学修养。胸中,心中;无史记,没有丰富的历史知识。 浪作会稽游:随意地游览会稽山。浪作,随意地去做;会稽,古代地名,位于今中国浙江省绍兴市一带。
去完善
赏析
《渡江之越宿萧山县》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离家千里、孤独思乡的哀愁之情。首联“昨夜大江舟,今宵小驿楼”描绘了诗人从长江渡口乘船到萧山驿站的情景。颔联“只身千里客,孤枕一灯秋”则通过“只身”“孤枕”“一灯”等意象,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孤独感和思乡之情。颈联“市酒难成醉,乡书莫寄愁”进一步表达了诗人无法借酒消愁,也无法用写信排解乡愁的痛苦心情。尾联“胸中无史记,浪作会稽游”则是诗人自嘲自己并非饱学之士,却无奈地游览了历史名郡会稽。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渡江之越宿萧山县》是南宋诗人真山民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宋末元初之际,真山民在此时期的生活充满了流离与动荡。他在诗中写道:“秋雁声中过,江船夜里行。更无官长问,空有庙神迎。” 此时南宋已近灭亡,金兵南下,中原大地烽火连天。真山民因为战乱不得不离开故乡,渡江至越地萧山县暂居。 同时间段的历史背景是,元朝忽必烈灭掉南宋,统一中国建立元朝,结束了自唐朝安史之乱后长期的分裂局面。在这个历史变革期,真山民的生活受到了很大影响。一方面他对宋朝的覆亡深感痛惜;另一方面,他见证了元朝统一的趋势,意识到时局的不可逆转。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