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上官法师
法官道家流,修奉有年所。
灵验感人多,时贤赠诗句。
一日来访予,三揖进宾庑。
函袖出异书,雷文加释注。
涤手徧披阅,因果皆有据。
纷纷秦汉后,死者畧可覩。
权量巧心计,悖道忘君父。
贪淫蔑仁义,往往涴斤斧。
质经吾圣人,有理无其故。
迨乎震夷伯,隠慝才显露。
嗟乎三代前,朴实犹近古。
后者业虽炽,日甚造罪苦。
不然子之书,何迺遽有许。
自居田野间,兹事闻亦屡。
又知今视昔,已复不胜数。
蠢彼无知辈,徒诵孝悌语。
人貌犬彘心,埋头入秽污。
俯仰多厚颜,劬劳忍深负。
目前恣为乐,遑恤盈墨簿。
愿子持此书,镵石置通衢。
比屋得大诫,毋致烦天诛。
下愚终不移,自取任从渠。
有能用斯言,僊籍登不诬。
脱或秘弗示,与道终悬殊。
述此赠行色,子其信否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是一首关于道德伦理的古文诗,主要讲述了一位修道者在田野之间度过的平凡生活。诗人劝说修道者要将这些道理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善良和正义。这首诗通过讲述历史和现实的故事,告诫人们要遵循道德伦理,不要为了个人私利而忘记了自己的责任。
去完善
释义
《赠上官法师》是宋代李吕创作的一首长诗,主要用于表达作者对贪官的憎恶和对廉洁官员的支持。以下是诗中部分词句的注释:
1. 法官道家流:这里的“法官”并非现代意义上的司法人员,而是指精通法律、道术之人。“道家流”指的是道教门派中的法师。
2. 有年所:有一阵子,表示经过了一段时间。
3. 灵验感人多:灵验,指神奇的效验;感人,使人们感动。
4. 时贤赠诗句:时贤,指当时的名人雅士;赠诗句,给他们赠送诗歌。
5. 三揖进宾庑:三揖,三次行礼;进宾庑,进入客房。
6. 函袖出异书:函袖,藏在袖子里;异书,奇异的书籍。
7. 雷文加释注:雷文,可能指具有雷电般的文字效果;释注,注解。
8. 涤手徧披阅:涤手,洗净双手;徧,同“遍”;披阅,翻阅。
9. 因果皆有据:因果,佛教术语,指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据,根据。
10. 秦汉后:这里主要指秦朝和汉朝之后的历史时期。
11. 死者畧可覩:死者,死去的人;畧可覩,大概可以看清楚。
12. 权量巧心计:权量,权衡;巧心计,巧妙的用心计谋。
13. 悖道忘君父:悖道,违背道德;忘君父,忘记君王和父母。
14. 贪淫蔑仁义:贪淫,贪婪纵欲;蔑仁义,轻视仁爱和正义。
15. 往往涴斤斧:涴,弄脏;斤斧,古代刑具。
16. 质经吾圣人:质经,质疑儒家经典;吾圣人,我们尊奉的圣人孔子。
17. 有理无其故:有理,有道理;无其故,没有原因。
18. 迨乎震夷伯:迨乎,等到;震,震动;夷伯,指坏人。
19. 隠慝才显露:隠慝,隐藏的罪恶;才显露,才开始暴露出来。
20. 三代前:这里主要指夏商周三朝之前的历史时期。
去完善
赏析
《赠上官法师》是宋代诗人李吕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中赞美了上官法师高尚的品德和深厚的道行,并对当时社会风气进行了批判。全诗采用咏史抒怀的手法,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忧虑。
首联写上官法师作为道家修行者,具有丰富的学识和经验。颔联描绘了他感动众人的灵验事迹,以及受到时贤赞美的诗篇。颈联描述了作者与上官法师的会面情景,表达了对其尊重之意。
接下来,诗歌通过一系列历史事件,揭示了秦汉以来人们道德沦丧、背离君父、贪婪无度等丑行。在对比了古人质朴的生活方式与后世罪恶之后,诗人提出了严正的批评和警告。
诗人在尾联告诫上官法师将他的著作传播于众,以警示世人切勿陷入罪恶的深渊。最后,他表达了对那些愚昧无知、行为不端者的担忧,以及对真正有德行的人寄予厚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上官法师》是南宋诗人李吕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00年左右,此时正是宋金对峙时期,南宋政权相对稳定,但北方百姓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李吕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年轻时曾担任过地方官吏,后因厌倦官场腐败而辞官回乡。在这段时间里,他结识了上官法师,两人志趣相投,成为了好友。上官法师是一位精通禅理的僧人,他的智慧和才情深深吸引了李吕。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李吕感受到了上官法师的修行境界和内心的宁静,从而萌发了对佛学的兴趣。
在此背景下,李吕创作了这首《赠上官法师》。诗中以“风生”、“月落”等自然景象来描绘上官法师的修行境界,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和对禅理的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