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淳安好 其四
我爱淳安好,精能乐众工。
群羊亡饮豫,大武护功隆。
推此心俱善,貤生石可砻。
浮游博六子,裒手亦从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淳安:古县名,位于今中国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一带。
2. 精能:指技艺精湛。
3. 乐众工:从事各种工艺创作。
4. 群羊亡饮豫:群羊无水可饮,形容极端困境。
5. 大武:地名,位于今中国陕西省武功县一带。
6. 护功隆:指武功县的护国寺有大功。
7. 推此心俱善:指推广这种善心。
8. 貤生石可砻:指石碑上雕刻的捐献者名单。
9. 浮游:漫无目的地游荡。
10. 博六子:六博,古代一种棋类游戏。
11. 裒手:聚敛钱财。
12. 从风:随风顺势。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我爱淳安好”,诗人陈晔表达了对自己家乡淳安的深厚感情。首句“我爱淳安好”是诗的主题句,直抒胸臆,表达对淳安的热爱之情。接下来诗人通过描述家乡的技艺精湛、丰饶富足和人们的友善互助,进一步赞美了淳安的美好品质。
诗人首先描绘了淳安人的技能娴熟:“精能乐众工。”表现了淳安人在各种领域都有擅长的人,展现了地方人才的丰富多样。接下来的诗句“群羊亡饮豫,大武护功隆”,是诗人以比喻手法赞颂淳安富饶的景象,意为众多的羊不需要寻找饮水的地方,广大的土地提供了丰盛的食物,使得百姓的生活丰衣足食。
诗人继续表达自己的感慨:“推此心俱善,貤生石可砻。”意思是,这种美好的景象源于人们共同拥有的善良之心,使得这片土地如同一块待磨的石块,逐渐显现出美丽的光泽。而在这其中,大家彼此帮助、共同努力的精神也如同风气一般,吹拂着每一个人。
最后两句“浮游博六子,裒手亦从风”,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淳安美好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我爱淳安好 其四》是明代诗人陈晔的一首描述江南水乡风光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明朝中期,即15世纪左右。在这个时期,江南地区经济繁荣,文化活跃,形成了独特的江南水乡风貌。
陈晔作为明朝的一位文人,他的一生充满了曲折。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员,但因为直言不讳而遭到贬谪。在官场失意之后,他开始寄情于山水之间,创作了大量描绘江南水乡风光的诗篇。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在这个时代,明朝正处在由盛转衰的时期。一方面,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富裕;另一方面,政治腐败严重,社会矛盾激化。这种时代的反差,使得陈晔在诗中表达了对淳安美好的热爱和对现实的不满。他在诗中描绘的水乡风光,既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现实的不满的宣泄。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