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椒法歌
青城山老人,服椒得妙诀。
年过九十余,貌不类期耋。
再拜而请之,忻然为我说。
蜀椒贰斤净,解盐六两洁。
糁盐慢火煮,煮透滚菊末。
初服十五圆,早晚不可辍。
每月渐渐增,累之至二百。
盐酒或盐汤,任君意所歠。
服及半年间,胸膈微觉塞。
每日退十圆,还至十五粒。
俟其无碍时,数复如前日。
常令气熏蒸,否则前功失。
饮食蔬果等,并无所忌节。
一年效即见,容颜顿悦泽。
目明而耳聪,须乌而发黑。
补肾轻腰身,固气益精血。
椒温盐亦温,菊性去烦热。
四旬方可服,服之幸毋忽。
逮至数十年,功与造化埒。
耐老更延年,不知几岁月。
嗜欲若能忘,其效尤卓绝。
我欲世人安,作歌故怛切。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青城县的老人,掌握着食用花椒的秘密诀窍。他年逾九十岁,但看起来并不像他的实际年龄。我对他行礼并请教秘诀,他愉快地为我解答。
他说:“选取两斤干净的花椒,配上六两洁净的食盐。用慢火炖煮,煮熟后再加入菊花末。每次服用15颗,早晚都不能间断。每个月逐渐增加,累计到200颗。可以随意选择喝盐酒或盐汤。”
在服用的过程中,胸部和腹部可能会有轻微的不适。在这种情况下,每天减少10颗,回到最初的15颗。等到身体适应了,再恢复如初。要保持呼吸顺畅,否则之前的功效会失去。饮食、蔬果等方面没有特别的禁忌。
一年的效果就会显现出来,脸色会变得有光泽。视力变好,听力变佳,头发乌黑亮丽。可以补肾、轻腰身,增强气血。花椒性温,食盐性温,菊花能消除烦躁发热。四十天后才可以开始服用,服用时请不要忽视。
几十年的坚持,功效可以和天地相提并论。不仅能延缓衰老,还能延长寿命,至于具体的时间则无法确定。如果能忘却贪欲,那么效果会更加显著。我希望所有人都能够平安幸福,因此我写下了这首歌。
去完善
释义
1. 青城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
2. 期耋:指八、九十岁的年龄。
3. 蜀椒:花椒的一种,主要产于四川、贵州等地,有温中散寒、驱虫等功效。
4. 贰斤:古代计量单位,约合今1000克。
5. 解盐:一种经过加工处理的食用盐。
6. 糁盐:将盐和食材混合在一起。
7. 滚菊末:将菊花磨成粉末。
8. 退十圆:减少服用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
9. 俟其无碍时:等到身体恢复正常。
10. 气熏蒸:通过呼吸的方式吸收药力。
11. 目明而耳聪:视力变好,听力变敏锐。
12. 须乌而发黑:胡须变黑,头发变得光泽亮丽。
13. 固气益精血:增强元气,有益于精气血的运行。
14. 温:性温,指药物性质温和,对身体没有太大的刺激性。
15. 四旬:指四十天,是一个大概的时间概念。
16. 功与造化埒:功效与大自然的造化相媲美。
17. 耐老更延年:能够延缓衰老,延长寿命。
18. 数月岁月:不知道过了多少年月。
19. 嗜欲:过分的欲望。
20. 怛切:形容心情激动。
去完善
赏析
《服椒法歌》陈晔
这是一首关于服椒养生的诗歌。诗人描述了服椒的神奇效果:使人延年益寿,容颜焕发,身体康健。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道家养生理念。诗人借青城山老人的故事,表达了服椒养生的奇妙功效。诗歌语言简练,富有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服椒法歌》是明代诗人陈晔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明朝中期,约公元15世纪。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发生了重大变革。
在个人层面,陈晔在此时正处于中年阶段,他曾在科举考试中获得优异成绩,并担任过地方官员。然而,他的官场生涯并不顺利,曾多次遭受贬谪。这些经历使他对现实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他对人生有了更多的感慨。
在社会层面,明朝中期的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期。在这个时期,传统的儒家思想逐渐被新兴的文人思想所取代,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同时,明朝中期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城市化和人口流动也日益加剧。
在这种背景下,陈晔创作了这首《服椒法歌》。这首诗通过对椒法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关切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他呼吁人们要珍惜时光,追求真理,不要被世俗的浮华所迷惑。这首诗不仅体现了陈晔的个人情操,也反映了明朝中期的时代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