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淳安好 其九
我爱淳安好,薰陶圣治馨。
执呼民听命,期纵草生囹。
栏栅虚长庑,桁杨卧一庭。
国家仁泽厚,今日可无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喜欢这淳朴美好的生活,它如同圣人的教诲一样令人感到温馨。作为官员,我呼吁民众听从命令,期待让杂草生长在监狱中。空荡荡的长廊和横木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的氛围。国家的仁爱之光照耀四方,今天的我们可以不用受刑罚之苦了。
去完善
释义
1. 淳安:中国浙江省的一个县。此处可指代诗人在淳安县的生活体验。
2. 薰陶:熏陶,通过环境、教育等方式使人的品德受到良好的影响。
3. 圣治:君王治理国家的崇高理念或政策。
4. 执呼:呼唤众人执行、实施。
5. 民听命:听从民众意愿或呼声。
6. 期纵:期待释放的意思。
7. 草生囹:指监狱之中杂草丛生,寓意监狱中囚犯稀少,法治清明。
8. 栏栅:栅栏,用竹子或木头制成的隔断物。
9. 虚长庑:形容庑廊空阔而显得高大。
10. 桁杨:古代的刑具,用于枷锁犯人。
11. 国家仁泽厚:意为国家实行仁政恩泽广布。
12. 今日可无刑:即现如今人们已经不再需要承受酷刑了。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淳安美景的诗。诗人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和谐的社会氛围,表达了对淳安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我爱淳安好”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淳安的深深喜爱。接下来,诗人描绘了淳安的美丽风光和社会和谐,如“薰陶圣治馨”、“栏栅虚长庑,桁杨卧一庭”等诗句,形象地展现了淳安的美好景象。最后,诗人强调国家的仁政和关爱,使得人民生活幸福,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热切期盼。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我爱淳安好 其九》这首诗出自南宋诗人陈晔之手。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34年,正值南宋末期。这个时期,中国历史上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如金朝的灭亡、元朝的崛起等。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诗人陈晔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感悟,抒发了自己对故乡淳安的热爱之情。
诗人在这个时期的人生际遇颇有些曲折。他曾担任地方官职,后因得罪权贵而被贬谪。在流放期间,他亲眼目睹了战乱给百姓带来的苦难,这使他更加怀念自己的故乡淳安。在远离家乡的日子里,诗人将心中对故乡的思念化作诗篇,以此表达自己对故乡淳安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个时期的南宋社会,面临着严重的内外压力。在外部,蒙古铁骑不断南下侵扰,金朝也逐渐衰落;在内部,政治腐败严重,民生疾苦加剧。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诗人陈晔通过诗歌表达了对自己故乡淳安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这种情感在《我爱淳安好 其九》这首诗中得到充分体现,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历史内涵和人文价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