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六朝

标题包含
六朝
倒指六朝事,江城不忍登。 燕巢非故宅,兔窟徧诸陵。 亹亹称王霸,嗟嗟感废兴。 青山龙虎在,金气又消凝。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回顾六朝往事,我无法忍受再次登上江城的土地。 那里已经没有旧时的燕巢,兔子却已遍布各大陵墓。 那时王霸伟业宛如永恒,感叹辉煌不再,历史变迁。 曾经的英雄都已远去,如今只剩青龙山间的老虎与寂寥的金光。
去完善
释义
1. 江城:指的是南京城,这里曾是六朝的都城。 2. 燕巢:用燕子筑巢比喻历代皇家的住所更替频繁。 3. 兔窟:兔子挖的洞,比喻陵墓,即皇帝陵墓所在地。 4. 亹亹:勤勉不倦的样子。 5. 王霸:指王者和霸者,这里泛指历代的统治者。 6. 金气:古代风水学认为山川地势具有“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气,这里“金气”是指金陵(南京)的地气。
去完善
赏析
《六朝》是南宋诗人曾极创作的一首描绘南京历史的诗作。诗人以六朝历史为背景,通过对江城的描绘,表达了对此地的深切情感和对历史的感慨。 首联“倒指六朝事,江城不忍登”,诗人提到六朝的历史,表达对江城的深沉情感。这看似简单的叙述,实则是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和怀古之情。 颔联“燕巢非故宅,兔窟徧诸陵”,诗人通过比喻,描述了南京城的变化。燕巢、兔窟都是自然的产物,喻指时间的流逝和无情的变化。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思和怀旧情怀。 颈联“亹亹称王霸,嗟嗟感废兴”,诗人从历史的角度,感叹南京城曾经的繁荣与衰败。王霸象征着国家的兴衰,废兴则代表着城市的变迁。这里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尊重和对现实的思考。 尾联“青山龙虎在,金气又消凝”,诗人以青山、龙虎等自然景观作为结尾,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虽然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行,但自然的美却永远不会消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六朝》是明代诗人曾极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对六朝历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和对现实的忧虑。在这首诗中,曾极以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笔触,展现了六朝时期的风貌,以及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面貌和生活状态。 创作时间: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明朝,具体年代不详。这个时期的中国正处于封建社会的晚期,社会矛盾尖锐,政治腐败严重。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文人志士开始关注国家命运,关心民生疾苦,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感。 人生际遇:曾极作为一位文人,他的一生充满坎坷。他曾担任官员,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被迫辞官回乡。在回乡途中,他目睹了民间的疾苦,深感痛心。这种情感促使他在诗歌中表达了对人民命运的关切和对统治者的批判。 时代背景:六朝是指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六个朝代。这一时期的江南地区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但同时也伴随着频繁的战争和政治斗争。在这个背景下,人们普遍存在着一种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担忧。曾极通过这首《六朝》,表达了这种情绪,同时也揭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象和历史规律。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