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屏风
乘云游雾过江东,绘事当年笑叶公。
可恨横空千丈势,剪裁今入小屏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驾驭云雾穿越长江之滨,描绘往事令叶公失笑。
遗憾的是那浩渺如千里的气势,如今只能裁剪入小屏风之中。
去完善
释义
1. 乘云游雾:意指漫游四方、逍遥自在的生活状态。
2. 江东:泛指长江下游地区,包括浙江、江苏等地。
3. 叶公:即叶公好龙的故事人物,喻指爱好虚幻事物的人。
4. 横空:形容屏风上画的飞龙腾空之状。
5. 剪裁:绘画技法之一,指将画面中的形象加以修饰、简化。
去完善
赏析
《古龙屏风》是明代诗人曾极的一首描绘屏风上飞龙景象的七言绝句。在这首诗中,作者以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画面,展现了古龙屏风的宏伟气势和艺术魅力。
首句“乘云游雾过江东”,描述了屏风上的飞龙在空中翻腾的情景,赋予了飞龙神秘莫测、矫健英勇的形象。这里“乘云游雾”既形象地描绘出飞龙的神姿,也暗示了飞龙高傲独立的精神风貌。而“过江东”则传达了飞龙穿越时空,跨越地域,具有无远弗届的雄才大志。
第二句“绘事当年笑叶公”,通过借用叶公好龙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屏风上飞龙的艺术处理技巧和对人物心理的深刻洞察。作者以叶公好龙的传说,反衬了屏风中飞龙的生动逼真与艺术震撼力,同时也暗含着讽刺那些只重表面形式而不解其精神实质的人。
第三句“可恨横空千丈势”,再次强调了飞龙形象的宏伟壮观,突显了屏风的巨大气魄。其中“可恨”一词表达了作者对飞龙气势无法在现实中完全展现出来的遗憾之情,从而反衬出屏风上飞龙形象的精致优美和富有魅力。
尾句“剪裁今入小屏风”,进一步解释了飞龙形象的来源,并赞美了屏风画家的精湛技艺。虽然飞龙形象受到了现实的局限,无法尽情展现它的全部风采,但在屏风这一有限的空间内,画家却能够将其表现得惟妙惟肖,足以令人叹为观止。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古龙屏风》是宋代诗人曾极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老的龙屏风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古老文化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末年,此时的中国正处于内外交困的时期。内部,科举制度导致士人阶层竞争激烈,政治腐败严重;外部,辽、金等少数民族政权对中原地区形成威胁。在这个大背景下,曾极作为一位文人,对生活和社会有着深刻的观察和思考。
曾极的一生历经坎坷,他曾进士及第,但因不满时政而辞官回乡。此后,他关注民间疾苦,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成为一位有影响力的士人。在这一时期,他曾游览名胜古迹,发现了这幅古龙屏风,从而激发了创作灵感。
在诗歌中,曾极通过对古龙屏风的描绘,表达了对古代文明的敬仰和对现实的不满。他认为,古代的文化和艺术成就远比现代更高尚、更纯粹。同时,他也对当时的社会现象表示了忧虑,认为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的过程中,逐渐丧失了精神追求和文化底蕴。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