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东晋

标题包含
东晋
断简残编迹可寻,诸贤兴复不关心。 未应全罪王夷甫,一任神州自陆沈。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零星的古籍中,我们可以看到先贤们的身影。然而他们似乎对复兴事业并不太关心。我们不应该将所有责任都归咎于王夷甫(西晋大臣),毕竟历史的发展自有其规律。
去完善
释义
1. 东晋:指的是历史上的朝代,公元317年-420年,共115年,建都南京,为汉族政权,与西晋并称为“魏晋”。 2. 曾极:南宋时期文人,字景建,广东曲江人。 3. 断简残编:指零星的记载或只言片语的文献资料。 4. 诸贤:指东晋时期的名士和贤达。 5. 兴复:恢复国家元气、振兴中华的意思。 6. 王夷甫:即王衍,字夷甫,西晋时期著名清谈家、政治家。 7. 一任:听凭,不加干涉的意思。 8. 神州:指中国,此处为东晋国土之意。 9. 陆沈:指陆地沉没,比喻国家的沦丧、灭亡。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述东晋历史的古诗。诗人以“断简残编”开篇,象征东晋的历史遗迹留存于世,同时也暗示了当时的混乱与破败。接下来的诗句中,作者提到那些致力于国家复兴的贤人并未受到足够的关注,体现出世道的冷漠与无情。诗人在此质问,难道应该将责任全部归咎于王夷甫那样的人物吗?事实上,东晋的衰落是整个社会的悲哀,不应简单地将责任推给某个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东晋》是唐代诗人曾极创作的一首描绘东晋历史风云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755年左右,正值唐朝繁荣时期,社会政治稳定,经济文化发展迅速。 曾极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他关注历史文化的发展,尤其对东晋时期的文人骚客和英雄豪杰充满敬仰之情。在他的诗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现实的敏锐洞察力。 在诗中,曾极以东晋作为切入点,通过对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人物命运的描绘,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人文精神。他在诗中将东晋的政治动荡、战乱纷争与文人士子的忠诚报国、壮志凌云融为一体,展现了那个时代的家国情怀和民族气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