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麒麟
短樊长堑起寒烟,知是何人古墓田。
千岁石麟相对立,肘騣膊焰故依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短小的藩篱和长长的壕沟升起了寒冷的烟雾,这是谁的墓地和田野呢?千年的石麒麟相对而立,它们的肘部和鬃毛上的火焰依然如故。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短樊:指石麒麟的头部雕刻有类似于短篱笆的形状。
2. 长堑:指石麒麟底座较长。
3. 寒烟:指烟雾寒冷,多形容墓地气氛。
4. 何人:不知是谁的人。
5. 古墓田:指古代的墓地。
6. 千岁:千年,此处用以形容石麒麟历史悠久。
7. 石麟:古代墓前的石刻神兽,此处以石麒麟为例。
8. 相对立:指两尊石麒麟面对面地站立。
9. 肘騣:指石麒麟前腿部的部分。
10. 膊焰:指石麒麟背部的火焰状装饰。
去完善
赏析
《石麒麟》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沧桑的画面:在寒冷的烟雾中,矗立着一段段矮墙和长长的沟渠,显然这里曾是某人的墓地。千年前的石麒麟雕像依然屹立在墓前,尽管经历了风雨侵蚀,它的姿态依然威严。
诗人以简洁的文字和深沉的笔触展现了历史的厚重感。在欣赏这首诗时,我们仿佛能听到岁月的回响,感受到那无法言说的敬畏与哀伤。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石麒麟》是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曾极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正值南宋中叶,国家内外交困,战乱不断。
在创作这首诗歌的时候,曾极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时期。他曾因为直言不讳而触怒了当权者,被贬谪到地方任职。虽然他的政治抱负无法实现,但他并没有放弃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仍然关注着国家的前途命运。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南宋政权已经风雨飘摇,北方的蒙古帝国逐渐崛起,对南宋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与此同时,南宋国内也矛盾重重,腐败严重,民生疾苦。曾极在这样的环境下,以石麒麟为象征,表达了其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统治者的劝谏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