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晋元帝庙

标题包含
晋元帝庙
茅茨绵蕝寄江东,陵庙回看渫血红。 右衽危冠才自保,未能无责敢言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茅草屋与稀疏的篱笆遥望江东,回望古陵庙像被血染红。身着汉服戴高帽只是自保之策,未敢奢求功绩,只求尽己所能。
去完善
释义
1. "茅茨":指用茅草盖的屋顶,这里形容庙宇简陋。 2. "绵蕝":原指用来堵塞堤坝的杂草,这里引申为杂乱的事物。 3. "江东":长江下游南岸的地区,泛指江南地区。 4. "陵庙":帝王的陵墓和宗庙,这里代指晋元帝庙。 5. "渫血":指水鸟在水面上捕食鱼虾时激起的红色波纹,这里用来形容江水。 6. "右衽危冠":指古代汉族的服饰,这里用来形容当时的人们。 7. "自保":自己保护自己。
去完善
赏析
《晋元帝庙》这首诗描绘了晋元帝庙的荒凉景象和作者对历史的感慨。诗人用“茅茨绵蕝寄江东”来形容庙宇的简陋和地点的选择,同时暗示了晋元帝的无奈与挣扎。接下来的“陵庙回看渫血红”则通过描述庙宇周围的鲜血染红的土地,表达了对战争和历史的反思。 在诗的第二联中,诗人提到“右衽危冠才自保,未能无责敢言功。”这里的“右衽危冠”是指晋元帝为了自保而采取的一些措施,如身着戎装,戴上高高的帽子。然而,尽管他采取了这些措施,仍然不能避免责任,不敢妄称自己有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晋元帝的同情和理解,同时也揭示了历史的无情和现实的无常。 整首诗通过对晋元帝庙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命运的感慨。这首诗既有对战争的批判,也有对个体命运的同情,使得诗歌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意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晋元帝庙》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曾极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这首诗歌颂了晋元帝的英勇事迹和爱国情怀。 在创作时间方面,这首诗是在南宋时期创作的。这个时期,宋朝正面临着北方金国的强大压力,国家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在这种背景下,曾极创作了这首诗,以此来激励人们爱国心,激发人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在这个时间段内,曾极的人生际遇也充满了曲折。他曾担任过一些地方官员,但由于种种原因,他的政治生涯并不得意。这使得他对国家的命运有了更深的思考和理解。在目睹了国家的衰败和民族的屈辱后,他决定用诗歌来表达自己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民族英雄的敬仰之情。 同时,这个时间段内,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大变革的时期。从唐宋时期的繁荣到宋元明清的衰落,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这个时期,人们对于国家和民族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对于英雄和爱国者的敬仰之情也在不断高涨。因此,曾极创作这首《晋元帝庙》时,正是利用了这个时代背景,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厚重结合在一起,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