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荆公祠

标题包含
荆公祠
霜筠雪竹古精蓝,投老归与志自甘。 一食万钱终忍垢,鱼羹饭美忆江南。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经过霜冻和积雪覆盖的古老的蓝色竹林,年老的我仍然充满激情。每天山珍海味却始终没有厌烦,最怀念的还是那鲜美的鱼汤泡饭,那段美好的江南时光。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荆公祠:即王安石祠堂,位于江西抚州南城县。 2. 曾极:南宋诗人,字幼度,生卒年不详。 3. 霜筠:竹子的雅称。霜:这里指竹子在寒冷气候下的样子。 4. 雪竹:白色的竹子,形容竹子的美丽。 5. 古精蓝:古老的寺庙。 6. 投老:晚年。 7. 归与:回归田园的意思。 8. 志自甘:甘心过隐居生活。 9. 一食万钱:指王安石节俭的生活习惯,即使是富有的生活他也能够忍受。 10. 忍垢:忍受污辱。 11. 鱼羹饭美:形容食物美味。 12. 忆江南:回忆江南的美好生活。
去完善
赏析
《荆公祠》是一首描绘古代文人墨客生活情景的诗作。诗中描述了诗人晚年归隐山林的情景,以及他在生活中所遭遇的困境和感悟。“霜筠雪竹古精蓝”描绘出冬日里山林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晚年归隐的决心。“投老归与志自甘”则表现了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坚定。 接下来的两句“一食万钱终忍垢,鱼羹饭美忆江南”,诗人以幽默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在生活中的困窘。尽管生活困苦,但他依然能乐观面对,甚至在回忆美味的江南鱼羹时,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晚年的生活状况,展示了古代文人在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不屈。同时,也表达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荆公祠》是南宋诗人曾极的一首七言律诗,创作于南宋初年。这首诗通过描绘荆公祠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王安石的敬仰之情。 在南宋初年,国家正值战乱之际,金兵南侵,国土分裂,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个特殊时期,曾极作为一位文人,心怀家国之忧,他以诗歌为武器,抒发自己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民族英雄的敬仰。他在这首《荆公祠》中,通过对王安石的人格和政绩的赞美,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 王安石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改革家。他在宋神宗时期推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史称“王安石变法”。虽然这次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但王安石的政治智慧和勇气,使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南宋初年,国家正需要像王安石这样的政治家和改革家来挽救国家危机,因此曾极对王安石充满敬仰之情。 总的来说,《荆公祠》这首诗歌是在南宋初年国家动荡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作者对王安石这位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