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覆舟山

标题包含
覆舟山
六代兴亡貉一丘,繁华梦逐水东流。 操蛇神向山前笑,三百年前几度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六代的兴衰就像同一座山的貉子,繁华的梦随着水流消逝。拿着蛇的神在山上微笑,几百年前有过几次航行。
去完善
释义
1. 六代:这里指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 2. 貉一丘:把同一个山丘当作貉子。这里是指将覆舟山看作是无足轻重之地。 3. 操蛇神:神话中的山神,传说他手操一条能发洪水的蛇。 4. 三百年前:据史书记载,覆舟山附近是南朝时期的重要战场。这里的“三百年前”指的是南朝时期的约公元5世纪到6世纪之间。
去完善
赏析
《覆舟山》是宋代诗人曾极创作的一首咏史诗。这首诗以覆舟山为载体,回顾了南京(金陵)六朝的历史变迁,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叹惋。 首句“六代兴亡貉一丘”,揭示了诗的主题——六朝兴亡。这里诗人以“貉一丘”来形容覆舟山,寓意着六朝的兴衰不过如同一丘之貉,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这一比喻生动形象,表现了诗人对历史兴亡的独特看法。 接着,“繁华梦逐水东流”,描述了覆舟山脚下的秦淮河,河水东流,象征着金陵曾经的繁华如梦一般消逝。这句诗以流水喻时间,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怀念和对现实沧桑的感慨。 颔联“操蛇神向山前笑,三百年前几度舟”,用典故叙述了覆舟山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据《山海经·海内南经》记载,传说中的操蛇之神曾在此处出现。诗人以此为例,暗示覆舟山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巨变,同时也揭示出诗人的无奈和苍凉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覆舟山》是宋代诗人曾极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南宋时期,即公元1127年-1279年。在这段时间里,中国正处于南北宋交替的时期,北宋灭亡,南宋建立,战乱频繁,民不聊生。 曾极作为一位生活在这一时期的文人,他的命运也受到了时代的影响。他曾应试科举,但未能及第,因此在官场并不得意。尽管如此,他仍然关心国家命运,关注民生疾苦。在诗中,他以覆舟山的形象比喻国家的兴衰,表达了对此时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关切。 此外,覆舟山位于今浙江省宁波市,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山。在古代,这里曾是越王勾践的屯兵之地,后来成为了佛教胜地。然而在南宋时期,由于战争和社会动荡,这座山逐渐荒废,昔日的繁荣景象不再。曾极在诗中对覆舟山进行了描绘,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现实的反思。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