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原
衰草寒云雁一行,牵愁水似九回肠。
游人欲问千官事,翁仲无言卧夕阳。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草丛在寒风中摇曳着,一行大雁从天空飞过,它们正飞往温暖的南方。河水潺潺,波光粼粼,仿佛一段愁绪在心底绵延,如肠九转。 游客们望着这一幕,不禁想要了解那曾经发生在这里的故事,但翁仲雕像却默默无声地躺在夕阳下,成为了历史的见证。
去完善
释义
1. 西原:地名,具体指位于江西省的赣州市。
2. 衰草:枯萎的草。
3. 寒云:寒冷的云朵。
4. 雁一行:大雁排列成行飞行。
5. 牵愁:引发忧愁的情绪。
6. 水似九回肠:形容流水曲折蜿蜒,如同人愁绪百转千回。这里用"九回肠"表示忧愁的程度之深。
7. 游人:出行的人,此处指诗人自己。
8. 千官事:古代官员众多,职位复杂,故称“千官”;"千官事"即指朝廷政务。
9. 翁仲:本是秦始皇时的武将,后来成为墓葬前安放的人形石像,象征守护陵墓的神灵。此处的"翁仲"是指石翁仲,意指古迹或遗址。
10. 卧夕阳:指太阳即将落山,喻指岁月蹉跎、时光流逝。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荒凉景象的古诗。诗人以衰草、寒云、雁行等景物,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牵愁水似九回肠”则形象地描述了这种情感的郁结和无尽的惆怅。接下来的两句,“游人欲问千官事,翁仲无言卧夕阳”,通过游人询问往事,翁仲却沉默不语,表达了世事无常,一切终将消逝的主题。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西原》是南宋诗人曾极创作的一首描绘秋天景象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宋光宗时期(约1189-1194年),这个时期的南宋朝廷内部矛盾重重,外患不断,使得国家陷入困境。
曾极作为南宋一位著名的士人,在这样动荡的时期,他的生活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取得成功,这使得他不得不回到故乡,过上了隐居的生活。然而,他并没有放弃对国家的关注,通过诗歌表达了他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这段时间里,南宋朝廷面临着金兵的侵扰和国内政局的混乱。金兵屡次南下,南宋被迫求和,签订了屈辱的条约。与此同时,国内政治斗争激烈,权臣专横,百姓生活困苦。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曾极的诗歌《西原》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