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赏心亭

标题包含
赏心亭
柱上题名客姓苏,江山清绝冠吴都。 六花飞舞凭阑处,一本天生卧雪图。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柱子上看到的名字中有一位叫苏,他在这美丽的江山里成为了吴地的代表人物。那像雪花一样的六瓣花瓣在我倚靠栏杆的地方翩翩起舞,这些美好的景象就像一幅天然的冬雪画卷。
去完善
释义
1. "柱上题名":指苏轼题诗在亭子的柱子上。 2. "客姓苏":这里的“客”指的是苏轼,“苏”是他的姓氏。 3. "江山清绝":形容江山的秀丽景色。 4. "冠吴都":超过了吴国的都城。 5. "六花":指雪花。 6. "一本天生卧雪图":这句的意思是,这幅画面就像一幅天然生成的雪景画。
去完善
赏析
《赏心亭》是一首描绘冬日雪景的诗,诗人以苏州的赏心亭为背景,通过对柱上题名、江山景色和雪花飞舞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冬日的美好景象。 首句“柱上题名客姓苏”,点明了地点是苏州的赏心亭。这里的历史文化积淀使得诗人的情感得以融入其中,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魅力。 第二句“江山清绝冠吴都”,通过对比的手法,强调了赏心亭所处地理位置的独特之处。这里的江山美景使其他地方相形见绌,突出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 第三句“六花飞舞凭阑处”,描述了在赏心亭凭栏远眺时所看到的雪花飞舞的景象。“六花”是指雪花形状各异,有六角形的特点,用来描绘雪花纷飞的场景,生动形象。 末句“一本天生卧雪图”,是对整个冬日雪景的总结和赞美。诗人将眼前所见的美景比作一幅天然的卧雪图,既表现了雪景的美丽,又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鬼斧神工。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赏心亭》是南宋诗人曾极的一首描绘金陵风光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74年,当时南宋正处于金国威胁下,南宋朝廷被迫求和,国内矛盾激化,民不聊生。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曾极作为一名士人,对国家的命运深感忧虑。他的人生际遇也非常坎坷,年轻时就失去了父母,后来又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未能进入仕途。然而,这些挫折并没有使他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国家的关注。他在金陵游历的过程中,发现了赏心亭这个美景胜地,于是写下了这首《赏心亭》,以此表达自己对美好景色的欣赏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在诗中,曾极通过对赏心亭周围的风景描绘,展现了金陵的繁华景象。然而,在这繁华背后,他也流露出对国家时局的忧虑。他希望朝廷能够重视民生,整顿政治,以消除内外忧患,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