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桃叶渡

标题包含
桃叶渡
裙腰芳草抱长隄,南浦年年怨别离。 水送横波山敛翠,一如桃叶渡江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裙腰芳草环绕着长长的堤坝,南边的码头每年都会充满离别的哀怨。 流水传送着她的眼神,山峦收起了翠绿的颜色,就像那桃花瓣渡过江面的时刻。
去完善
释义
1. 裙腰:此处指的是春天花草盛开的景象。 2. 隄:同“堤”,指河岸、湖岸的建筑物。 3. 南浦:泛指送别的地方。 4. 水送横波:这里的水指的是江或河,横波则是指水面上的波纹。 5. 山敛翠:形容山的颜色,敛翠即收敛了翠绿的颜色,意思是要秋天了,山色变得黯淡无光。 6. 一如桃叶渡江时:意指眼前的景色正像当年王献之送桃叶渡江时的情景。
去完善
赏析
《桃叶渡》是一首描绘离别场景的诗词。诗人以“裙腰芳草”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江边别离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接下来的“南浦年年怨别离”,进一步强调了离别的频繁和无奈。随后,诗人通过对“水送横波”和“山敛翠”的描绘,展现了江水和山色的美丽,也暗示了别离的必然。最后,通过“一如桃叶渡江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昔日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许。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充满了诗人的感伤与期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桃叶渡》是南宋诗人曾极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和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首先,我们来看诗歌的创作时间。公元12世纪,正值南宋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战乱和动荡的时期。南宋初年,金兵南下,中原地区饱受战祸之苦,百姓流离失所。在这个背景下,曾极作为一位文人墨客,无法逃避现实中的苦难,但他仍以笔墨表达了对家乡的美好回忆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与作者相关的人生际遇。曾极是南宋的一位知名文人,他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然而,在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往往受到社会的压迫和排挤。曾极的一生仕途坎坷,多次科举失利,使他未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写作,用诗歌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对现实的关切。 最后,我们来探讨一下与作者有关的时代背景。南宋时期,由于北方战乱的蔓延,江南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江南水乡的美景成为了许多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来源。此外,南宋时期,儒家思想继续发展,文人墨客们纷纷效仿前人的文学风格,创作出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