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文孝庙

标题包含
文孝庙
德隠前星民已和,山隈水曲庙何多。 皇孙不得承天统,犹使而翁恨蜡鹅。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德行隐秘的前世众生已经和睦相处,山水环绕中的寺庙何其之多。 皇族子孙不能继承天命正统,仍然让他们的父亲深感遗憾。
去完善
释义
1. 德隠前星:指贤能之士深藏不露。前星,即“景星”,又称“德星”,古人认为其出现国家有福。 2. 民已和:人民生活和谐安宁。 3. 山隈水曲:山水交汇处,此处指文孝庙的位置。隈,角落;曲,弯曲处。 4. 皇孙:指唐僖宗。 5. 承天统:继承皇位。 6. 犹使而翁恨蜡鹅:犹使,尚且使得;而翁,你的父亲。恨,遗憾。蜡鹅,古代祭品,用蜡制成。此句意为即使皇帝未能继位,仍然使得他的父亲因为祭祀之事感到遗憾。
去完善
赏析
《文孝庙》是一首描绘文孝庙的诗,诗人曾极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理解,为我们展现了文孝庙的壮丽景象以及隐藏在背后的历史故事。 首句“德隠前星民已和”,以隐喻的手法,描述了文孝庙的德行之高,如同隐藏在前方的星星,照耀着民众,让他们得以和谐共处。这里的前星既可以理解为道德的象征,也可以理解为文孝庙的象征,表现出庙宇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 次句“山隈水曲庙何多”,则是描绘了文孝庙周围的环境,位于山水环绕之中,风景优美,庙宇众多。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赞美,也突出了文孝庙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接着,诗人笔锋一转,提到了“皇孙不得承天统”,暗示了文孝庙的历史背景。这里的皇孙指代的是南宋末年的一位皇孙,他曾试图继承皇位,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最终只能在文孝庙中寄托哀思。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皇室命运的同情。 最后一句“犹使而翁恨蜡鹅”,则是对文孝庙中的祭祀场景的描绘。诗人通过“恨蜡鹅”这一细节,表现了皇孙对未能继位的悔恨之情,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这位皇孙的深深同情。 整首诗,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壮丽的文孝庙,也让我们感受到了隐藏在庙宇背后的历史故事。这首诗不仅是对文孝庙的赞美,也是对历史的反思,更是对人性情感的深刻挖掘。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文孝庙》是南宋著名诗人曾极所作。诗人在诗歌中表达了对文孝庙的敬仰之情以及对文人墨客的颂扬。曾极是南宋末年的一位重要文人,他的人生经历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连,其诗歌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在创作这首诗时,南宋正处于金兵入侵的动荡时期。此时,曾极的生活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他四处漂泊,亲身经历了战乱的痛苦。然而,尽管生活困苦,但他始终坚守着对文学的热爱和执着。他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南宋王朝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战争频繁,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然而,尽管外部环境恶劣,但文人士大夫们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努力追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曾极作为其中的一员,他的诗歌作品充分展现了这一时期的文人风貌。 总的来说,《文孝庙》这首诗歌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诗人曾极在面对困境时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不仅是对文孝庙的赞美,更是对当时文人墨客精神的肯定与颂扬。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